長安四年(704年)十二月,洛陽城的大街小巷裏忽然出現了一批飛書。所謂飛書,就是匿名傳單。飛書上麵寫著,張易之兄弟圖謀不軌,想要謀反!這飛書來無影,去無蹤,今天在這裏貼,明天又在那裏貼,一時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本來飛書沒提出什麽具體問題,而且既然匿名,也是不能作為立案依據的,但是二張兄弟還是嚇壞了。為什麽?他們心裏有鬼啊。前幾年剛進宮的時候,張昌宗覺得前途未卜,曾經找過一個叫李弘泰的術士看相。本來看相也沒什麽問題,關鍵是這個相士李弘泰張口就說卜筮得純乾之卦,張昌宗當有帝王之貴。二張兄弟當時覺得這話說得沒譜,就把他給打發了。現在洛陽城裏出現飛書,小哥倆心裏覺得不踏實了,是不是那個不懂事的相士把這件事給泄露出去了呢?怎麽辦?想來想去,坦白從寬吧,張昌宗馬上撲到武則天的腳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交代了一遍。武則天聽完之後笑了,知道二張其實就那麽回事,沒那個本事去謀反。她說,寶貝沒事,我保護你。
可是沒過幾天,匿名傳單搖身一變,變成公開的了。有一個叫作楊元嗣的人可能是受了某人指示,狀告張昌宗謀反:“昌宗嚐召術士李弘泰占相,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勸於定州造佛寺,則天下歸心。”什麽意思呢?第一,張昌宗曾經找人看相,這是有不臣之心,這就是有謀反的動機呀;第二,張昌宗勸說武則天在定州造佛寺,這就是妄圖利用宗教發動群眾,換句話說,張昌宗還有具體的謀反行為。又有動機,又有行為,這不就是謀反嗎?按照程序,謀反案得立案調查,於是武則天讓宰相韋承慶、司刑卿崔神慶和禦史中丞宋璟共同審理。韋承慶本身是二張黨羽,他拿到這個案子之後,有心為二張脫罪,便稱:“張昌宗既然已經主動交代了李弘泰的事,就算是自首,按照法律,不該定罪。”但宋璟卻是反對二張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可不是吃素的,立即反駁,說,第一,張昌宗地位這麽高,要是沒有異心,讓人看相幹什麽?!這說明看相本身就動機不純。第二,他這個自首行為不是自發的,不是在看過相之後就來自首,而是被飛書所逼才自首的,這就不能算作自首。第三,謀反可是大罪啊,不管自首不自首,都得處死。所以小結起來,宋璟最後說道,臣覺得張昌宗應該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