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影響孩子的一生

陪伴與嬉戲和教育一樣重要

字體:16+-

在幼兒階段,父母經常和孩子遊戲玩鬧,但到了小學階段,尤其是三年級以後,因為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從陪孩子嬉戲到寓教於樂的轉型。這個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非常不容易把握好尺度。所謂的寓教於樂,在實踐中往往就隻剩下教而沒有了樂。

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我有一個看法分享給大家,那就是寓教於樂指的不是一種快樂的教育方法,而是在與孩子的遊戲中,自然而然地能讓孩子學到東西。什麽意思呢?寓教於樂並不是以教為目的,樂為手段,而是以陪伴、遊戲為主要目的,教則是一種隨機的副產品。在小學階段,做家長的之所以陪孩子玩,不是因為在陪伴中,我們可以植入學習的內容,而是因為在陪伴與遊戲中,孩子的身體可以獲得鍛煉、身心可以獲得成長、智力可以獲得開發。所以,家長不要用太功利的心態去看待陪孩子玩這件事。這件事的效果是長期的、隨機的,不能用績效考核的眼光去衡量。當然,陪孩子也不是瞎玩,最糟糕的方式莫過於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玩手機了。如何陪玩,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四個方麵的內容。

1.要注重孩子身體的鍛煉。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遊戲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小時候的跑跳嬉戲,都是為以後的身體打基礎。小時候沒有玩好,長大了也難以學好。所謂的玩就要好好玩就是這個道理。不是不學習就是在休息了,家長要盡可能地帶孩子出去踢球、散步、遊泳、爬山等,陪孩子做戶外運動。尤其是不愛運動的孩子,更要讓孩子動起來。當然,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不愛運動的孩子,通常父母也不愛運動。有人說肥胖會遺傳並不是因為基因,而是因為飲食和生活習慣。所以想要讓孩子動起來,家長就要先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