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苟子之不欲:做好欲望管理

字體:16+-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又向孔子請教,他苦於盜賊太多,問孔子怎麽辦。在古代,盜與賊是兩種不同的職業,偷財產的叫作盜,傷人的叫作賊。孔子對季康子說,作為領導者,欲望不要那麽強烈。因為領導是老百姓行為的風向標,如果領導的欲望過於強烈,一層一層地滲透,百姓自然也會有不合理的欲望,會爭搶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君王剝奪得太多,比如像魯哀公那樣,覺得自己收兩成稅還不夠用,就會與民爭利。與民爭利的結果是上下交征利,整個國家會變得混亂,老百姓生活越來越艱難,就會去偷東西,導致盜賊四起。第二個原因是君王的欲望太多,激發了百姓的欲望,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純樸,不再滿足於當下,認為隻有溫飽不夠,還想要生活得更奢侈。

在人類曆史的發展上,有這樣一個案例。古羅馬時期,愷撒要求大家不要穿絲綢。因為皇宮裏開始穿絲綢,會激發社會上老百姓對於絲綢的渴望,大家都覺得這種來自東方的服飾太美了,也想擁有。白銀就會大量地通過絲綢之路流到東方。愷撒隻能站出來禁止皇宮穿絲綢。到了大英帝國時期,茶葉、精美的器具隨著大英帝國的傳播在全世界不斷地流行,也使得大量的白銀開始流入東方。

這樣的曆史案例也說明了,君王的行為和態度會引得百姓爭相效仿。如果君王欲望太過強烈,自然會激發百姓不合理的野心,最終導致盜賊四起、民生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