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這段話的爭論也有很多。如果隨便看一段釋義,你甚至都不知道這段話說的是什麽。
比如:“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於義,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你能理解嗎?
這段話聽起來,我們根本不知道在說什麽。所以,這段話從曆史上就有很多不同的爭論。我覺得解釋得最好的是李零先生,李零說,“信近於義”“恭近於禮”“因不失其親”這三句話都是條件句。
條件句就是假設某種情況。
什麽叫“信近於義”呢?一個人講信用好不好?很好。中國古代有一個“尾生抱柱”的故事。一個叫尾生的人,約了人在橋下見麵,可他等了很久,人都沒來。當時沒有電話,沒有微信,後來河水漲潮了,他還在橋下等,最後抱著柱子被淹死了。他有信用嗎?很有信用。
孔夫子逃難的時候,在宋國遇到了一群強盜。強盜要殺孔子,孔子說:“我是孔子,我帶著學生,周遊列國,請放一條生路。”強盜想了想說:“既然你這麽有名,我放你走,但是你不許跟別人說我們在這裏,你發誓。”孔子說:“可以,我發誓不說。”
剛走沒多遠,遇到宋兵,孔子舉報了強盜,強盜就被抓了。學生就跟孔子說:“老師,咱這樣不地道吧,咱答應人家不說的。”
孔子說:“跟強盜不用講信用。”
和強盜講信用,那不就是傻嗎?孟子說過一句特別有力度的話,叫“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的行徑,小人中也有“守信用”的。但是“惟義所在”,就是你做事符不符合大義,才是評價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