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這段話描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太廟是君主的祖廟,而魯國是武王伐紂後分封土地時周公旦的封地,因此,魯國的太廟就是周公旦的廟。
“子入太廟,每事問”,孔子進入太廟,什麽事都問,比如問這個叫什麽,那個叫什麽,這件事該怎麽做,那件事該怎麽做。
就有人在背後議論:“大家都說說,這個鄹人的孩子知禮嗎?”
孔子的父親做過鄹地的邑大夫,當時人尊稱他為“鄹人”,稱呼孔子為“鄹人之子”。孔子名聲很好,大家都認為孔子是知禮的。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我們可以據此推測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這個故事應該是發生在孔子三十歲以後,此時的他大概已經開始走入政壇,有了一定的名聲,否則的話,誰會把一個人叫“鄹人之子”呢?隻有此人有一定名聲,別人對他的身份有一定的了解,才會去議論他、質疑他,說他到了太廟,什麽都不懂,什麽都要問。
有人把這些閑話告訴孔子,孔子的回應是“是禮也”。
“是禮也”有如下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孔子真的不知道。
孔子此前沒有進過太廟,這是第一次。我想,一個人就算在書上讀到了再多的東西,到了實際的環境中也不一定會掌握所有的細節。假設我們手裏有一本雅典神廟的說明書,書裏將雅典神廟中的建築、擺設、祭台、燭火等一一呈現出來了,告訴你神廟裏的大柱子是怎麽來的,神像的尺寸是多少,是什麽材質的……一切似乎都麵麵俱到。但你看完說明書以後,到了雅典神廟,就真的什麽都懂了嗎?你到了神廟裏,會覺得“這些我都知道,這是書裏的內容”嗎?並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