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我用這句話安慰過我的一位朋友。
他當時每天鬱鬱寡歡,有點輕度抑鬱症。有一回,我跟他散步,就問他為什麽這麽不高興。他一下子就哭了,說母親已經八十歲了,每天隻要一想到母親可能不久便會去世,就忍不住流眼淚。
思慮過重,總喜歡想一些悲傷的事,動不動就會流眼淚,這是典型的輕度抑鬱的症狀。
我對他說:“你知道孔子在麵臨這樣的問題時,他是怎麽說的嗎?他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你現在的表現是懼怕,但你不要忘了,你還可以有喜悅。天增歲月人增壽,父母又多活了一年,多長了一歲,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媽媽已經活到八十歲了,你應該開心。”
孔子的這句話是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孔子愛人,看到很多人為這件事痛苦,他說,父母的年齡你不可不知,一定要時刻都記得。
有人曾把“父母之年”解釋為父母的生日。我們一般會很重視自己的生日,你得知道,你的生日其實也是母親的受難日,在那一天,除了慶祝之外,還應該感恩媽媽。父母很少忘記孩子的生日,但是孩子經常說不清父母的生日,我倡導大家有意地記住。
但我個人認為不應該將“父母之年”解釋為生日,因為如果將其解釋為生日,就沒法理解接下來的“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知道父母的生日,為什麽要害怕呢?這個邏輯並不合理。
但我們會因父母的年齡而害怕。即便如此,也要喜悅,人生就是這樣喜憂參半的過程,如同弘一法師臨終時,在紙上寫下“悲欣交集”四字。人生到最後,就是悲欣交集,有一些事情沒有完成,有點遺憾,有點痛苦,有點不舍,但也會有欣慰,在自己這一生走過的畫麵裏,有陪伴自己經曆風風雨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