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诗文,吃透现代文:小学语文同步1+2古今连读(三年级)

阅读主题26:你想要变成谁呢

字体:16+-

《题画兰》《我在**想心事》《我变成了一棵树》

古诗文

题画兰

清·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留。

解读

◆大意

我生长在群山最高峰的顶上,在深深的岩缝中,散发着浓郁的芬芳。

其实脚下总有浮云喧闹聚散,但来时既不相知,离去时就不需留恋。

◆解说

这首诗是题画诗,题在一幅兰花的画作上。诗人和兰花融为一体,兰花象征君子,浮云象征着世俗间来来往往的人和事;兰花的芬芳和美丽就是君子的品性和才学,世人只知道追名逐利,而君子坚持操守、淡泊名利、追求自由、不随波逐流。

现代文

我在**想心事

[加拿大]丹尼斯·李

我躺在**想心事,

现在还不能走出卧室,

倘若想要走出卧室,

就要先想好我的事。

我在想什么事?

我想做一个人。

这个人,

要跟我很像才行。

如果我是爱丽丝,

但可惜我不是她。

要是多事狗也行,

但是它的脾气有点大。

我不可能是米老鼠,

也不可能是唐老鸭,

我更加不是你,

也不是我爸爸。

还有早饭等我去吃,

还有衣服等我去穿,

可是到现在,

我什么都没有想出来。

看来我要躺一整天了,

就这样一直躺在**,

我实在想不出来,

现在只好下床。

倘若我是一个超人,

我想我早就应该知道。

我会是蝙蝠侠吗?

这个念头很快被打消。

我想了许多许多人,

但是没有一个像我,

我还是起床吧!

我——

还是做我自己好了。

解读

诗中的孩子很有意思,早晨起床之前,他陷入了自己的幻想之中:幻想自己可以变成谁。他左思右想,想出很多人物,但是他觉得变成谁都不合适。虽然诗里没有讲得太清楚,但是我们也可以猜一猜:可能有的人物笨,有的人物丑,有的人物脾气大,有的人物处境危险,有的人物本领又太大了,怕做不来……这个孩子最后还是决定起床做他自己。如果是你,你想变成谁呢?

连读

这一节的主题还是“幻想”,但上一节的内容是幻想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一节则是幻想自己变成了什么物或什么人。

当然,这些关于“化身”的幻想,并不是单纯写写一个人的胡思乱想的,如果你仔细品读,会发现每篇作品都为我们展示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我变成了一棵树》展现和谐温暖的世界,孩子和动物、孩子和爸爸妈妈、动物和动物之间都如此和谐,孩子顽皮的背后,藏着对动物的关爱、对家的依恋。

《题画兰》展现高洁自由的世界,诗人要坚持自己的品性和操守,世俗间的许多人就如同浮云,如果不是互相了解、志同道合的人,那就绝不追随。

《我在**想心事》展现丰富神奇的世界,这个孩子的世界里有爱丽丝、多事狗、米老鼠、唐老鸭、超人、蝙蝠侠……看来他可没少看动画片和漫画啊!

点读

◆郑板桥

《题画兰》的作者郑燮(xiè),就是历史上出名的郑板桥,“板桥”是他的号。他是清代的书画家、文学家。有意思的是,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多事狗是谁?

《我在**想心事》中的其他人物我们很熟悉,但“多事狗”你可能不知道,不过要提起“史努比”你可能就知道了。这只漫画中的可爱小狗世界闻名,它的英文名是“Snoopy”,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多管闲事的”,所以“多事狗”其实就是史努比。

读后练

你想变成什么,或者你想变成谁?想象你变成了某种植物、动物,用“独白”的方法,写写你这时在想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