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宋朝

宋朝的“深夜食堂”會發生哪些暖心的故事

字體:16+-

日劇《深夜食堂》以“暖胃的美食+暖心的故事”收獲了一堆擁躉,但根據日劇翻拍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卻反響平平。我看了半集電視劇,便落荒而逃了。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也不想吐槽這部劇,還是來講幾個發生在宋朝“深夜食堂”的暖心故事吧。

之所以想講宋朝的故事,是因為這類供“夜貓子”吃喝的都市“深夜食堂”,無論是大排檔也好,飯店也好,都是到了宋朝才普遍出現的。

宋朝之前,城市通常都要宵禁。比如在唐朝的長安,從“晝漏盡”、擊鼓六百下之後開始禁夜,至次日“五更三籌”結束。換算成現在的時間單位,大約從晚上7點至第二天淩晨4點為夜禁時段。在夜禁時間內,居民如果上街溜達,便是“犯夜”,被巡夜的衛士逮住了,是要打屁屁的:“諸犯夜者,笞二十。”因此,入夜的長安城,一片黑暗與靜寂,可謂“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

入宋之後,官府縮短了夜禁時間,“京城夜漏未及三鼓,不得禁止行人”,即夜裏12點之前並不禁夜,酒樓、飯店、大排檔都可以營業。到了北宋後期,城市夜禁製度更是完全鬆弛下來,宣布禁夜時間的街鼓再也沒有響起。因此,宋朝的夜市非常繁華,“深夜食堂”很常見,比如在北宋開封,“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複開張。如耍鬧去處,通宵不絕”,“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在南宋杭州,“大街一兩處麵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麵店,通宵買賣,交曉不絕”,“冬月雖大雨雪,亦有夜市盤賣”。

在宋朝的“深夜食堂”,可以吃到各種美食:“大街有車擔設浮鋪,點茶湯以便遊觀之人”;“又有沿街頭盤叫賣薑豉、膘皮子、炙椒、酸兒、羊脂韭餅、糟羊蹄、糟蟹,又有擔架子賣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臘肉、細粉科頭、薑蝦……”按美國漢學家安德森先生在其著作《中國食物》中的說法:“中國偉大的烹調法也產生於宋朝。唐朝食物很簡樸,但到宋朝晚期,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調法已被充分確證。地方鄉紳的興起推動了食物的考究:宮廷禦宴奢華如故,但卻不如商人和地方精英的飲食富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