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盗墓图志

第六章 大隋末日

字体:16+-

陵定扶风原

历史的大河奔流向前。

当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星月沉入远山,盗墓者不愿见到的黎明,已托举出大隋王朝的天日。

如东方田鼠一样昼伏夜出的盗墓者们,于是在大隋的白昼里,静静地或是藏身于密林高冈,或是匿躯于野壑沟坎,半睁双眼看时局变迁的潮起潮落,波息波生。

这是604年春,统一全国、恢复并发展生产,使得经济空前繁荣的高祖杨坚,按捺不住一腔的喜悦与激动,频率极高地招他亲手立的皇太子杨广前来,开导、训诫。看着皇儿俊美的仪表,以及机敏聪慧地应对自己的谈吐,每每龙颜绽悦,抚须夸赞,仿佛眼前的皇儿在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是一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贤君。

其实,用心良苦的杨坚哪里知道,天生逆天虐民、荒**昏暴的皇儿杨广,早已把聪慧敏捷用在了他身上。当初,他秘密考察审视各个王子,甚至安排深谙相术之人来定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杨广便已背地里收买相术之人,把“晋王眉毛上端一对骨头高高凸起,富贵至极,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信息传给了杨坚。

隋文帝杨坚像

加上平素里杨广表面上摆出一副爱学习、善于写文章、性格深沉隐晦、严肃庄重的样子,故意吸引朝野关注的目光,使得高祖杨坚心意已偏。而且,杨坚在那位相术学家说出那些话不久,“突袭”杨广的府宅察看,眼前的一切让他叹一口舒心的长气:杨广的几个书房休息室,乐器的丝弦大多都断绝了,尘灰落得满满的,似已多时不用而彻底弃置了。这一下,他便误以为皇儿不喜好歌舞伎乐,定能成大器。他甚至再次想起了那次皇儿随他狩猎遇雨,士兵湿衣,而皇儿也不愿穿左右递上的桐油雨衣,那一幕使作为皇上的他感动了许久。这日的巡视,再次坚定了他对皇儿杨广的信心。

隋炀帝杨广行乐图

杨广为了皇位而屡显他狡诈的一面。在种种手段尽使,博得父皇信任以后,他真正的品行便露出来了。本来要名正言顺继位的兄长——太子杨勇,被他用狡黠打垮了。

高祖杨坚终于将信任的砝码,全压在了新立的皇太子杨广身上。

时间一晃便是三个多月。夏天到来的时候,高祖去山上的仁寿宫避暑,他照例令杨广留守皇宫,代他处理国政。

这一日,杨坚突感身体不适,唤来随行太医,诊为因顾国惜民,心力俱亏,疴疾攻心,已回天乏术,登时进入弥留阶段。

杨广被急召来见,高祖匆匆传位,溘然长逝。死前,遗嘱:国运刚开,薄葬俭行……

604年8月,新登帝位的杨广悲痛不已地护送着高祖杨坚的灵柩,并不铺张地回到了京城。

先前为了争宠而贿赂过的相术学家郭来和被杨广召见,领命寻探皇陵而去。

贯于行伪的相术学家郭来和,这一次不得不拿出看家本领,使出浑身解数,带着满贯的盘缠踏遍川原,四处跋涉,找寻适于安放皇帝灵柩的陵址。

关中自古帝王都,五陵原上埋皇上。出隋都长安,北望秦都咸阳北面的五陵原,相术学家郭来和产生了无名的困惑,汉高祖的长陵、汉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和昭帝的平陵,这五座大陵一字排开,把一代汉室江山浓缩于一体,真叫人叹服。再看东面,秦始皇陵更是铺排开一派巍巍大气。聪明的郭来和此时忽觉眼前一亮,西行,到古周原的高位,到西岐的所在地去,定会有所得。马不停蹄、边走边瞧,相术学家郭来和急匆匆向西而来。

古周原,诞生过刀枪戈矛,也诞生了历朝历代的星相学家崇仰的易经和玄学。星相学宗师周文王所看中的属地,一定有十足的王气,是统领天下的霸野。不出两日,郭来和便到得西岐腹地。在岐山渭水边,郭来和伏地跪膝,长拜不起,他要使自己的平生所学,沾足宗师周文王的灵气,好借来神力。

然而,他在周原的土地和山间连续奔波整整五天,却仍无一丝眉目。郭来和陷入痛苦深渊。大山苍莽、河流如练,尤其夜晚的满天星辰,野风哀号,他倍感孤寂,人在天涯,生死关乎一念之间,他绝望地倒地,似睡非睡地背依一土坎埂垄之上,闭目思索,真想一走了之,逃至一山中所在,不回去复命也罢,可一刹那,他又想起功成后的大把金钱,还有令人艳羡的官位,信心又生,接着,复又陷入胡乱思索之中。不知过了多少时辰,郭来和进入梦境之中。倏忽间,一位白眉皓首的长者向他招手,他随长者来到一处风水绝佳的宝地,长者言说是太公姜尚修习之所。郭来和一惊,似有暖暖的火从长者手中飘来,一睁眼,原来天早已大亮,太阳已升起一竹竿半高了,刚刚分明是在梦里了。他揉了揉干涩的眼,使劲想梦中的那处地方,试图勾勒出它的轮廓。

末了,重鼓勇气的郭来和,收拾一下行装,踏上了寻找梦境之途。当他疲惫不堪地来到扶风东南方向的时候,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了与梦境酷似的地方。地势呈龙脉列脊,高低得当,起伏自然,水似一面大镜……迫不及待的郭来和,赶忙匍匐于地,泪从风吹日晒枯干的脸颊上滚滚而下,他庆幸天不灭己,他感激梦中神人相助,口中念念有词,颂赞神明。

之后,他做好记号,快速驰奔长安,向尚沉浸在哀痛中的炀帝杨广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