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

·那一晚的鍾聲·

字體:16+-

我們再來讀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歐陽修讀完張繼的這首詩之後,有過一個評價。他說“其如三更不是打鍾時”,意思是張繼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寺廟晚上是不敲鍾的。歐陽修之後,許多人都拿出證據反駁了他的觀點,證明的確有寺廟在晚上敲鍾。

為什麽講這件事呢?我們讀詩歌,不要過於拘泥於它和現實的關係。一方麵,我們對現實很多的情況,了解得不是很全麵。另一方麵,詩歌也不完全是對現實的反映。我們為什麽講意象,意象是什麽呢?意象是你心靈的一個象,它不是物象,它是經過變形的象。客觀的世界在詩人的心裏經過了一次變形之後,才呈現在詩裏的。詩是什麽?詩就是語言對這個世界的變形。所以如果我們過於拘泥詩歌和現實的關係,你會發現我們其實是在刻舟求劍,是在買櫝還珠。我們拿著現實的標尺去卡詩歌裏的字句,這對理解詩歌是無效的。

中國台灣有個著名的散文家,叫張曉風。她寫過一篇散文,題目是《不朽的失眠》,就是寫張繼這首《楓橋夜泊》的。她想象了很多場景。她說張繼這一天心情很不好,為什麽很不好?因為他科舉落榜了。他晚上就停泊在楓橋這裏,失眠了一晚上。但是這場失眠是不朽的失眠,因為它造就了這首偉大的詩。

這些場景並沒有什麽曆史依據,完全是張曉風自己想象出來的。閱讀詩歌的時候,詩人的生平、作品的背景並不能有效地幫助我們去理解一首詩。這一點我們在第一講裏已經談過了。讀完張曉風的散文再來讀這首《楓橋夜泊》,這首詩就被固定在一個很有限的空間裏了,所有的前因後果都坐實了。我們獲得了一種理解,但同時失去了其他理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