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

·徒勞無功的尋訪·

字體:16+-

我們先來看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詩人來找隱居在山裏的隱者,但是沒找到,隻遇到一個童子。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他們對話的場景。

來人問:“你師父呢?”

童子說:“采藥去了。”

來人接著問:“去哪裏采藥了呢?”

童子回答:“就在這座山裏。”

來人又問:“他什麽時候回來呀?不如你去找找他吧。”

童子說:“山裏雲深,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兒。”

對話就結束在這裏了。其實是一首很簡單的詩,但是裏麵又有很多層次,有很多情緒上的變化。徐增說:“此詩一遇,一不遇,可遇而終不遇,作多少層折。”(《而庵說唐詩》)

本來“言師采藥去”是不遇,失望了,落空了。但是“隻在此山中”,又好像可以遇了,心裏升起一點希望。結果“雲深不知處”,最後終究還是“尋隱者不遇”。

唐詩裏這種“不遇”類型的詩很多。我舉幾個例子,比如李白的《訪戴天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再比如,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還有李商隱的《北青蘿》: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獨敲**磬,閑倚一枝藤。

世界微塵裏,吾寧愛與憎。

李白、韋應物、李商隱都沒有遇。其實要是“遇”了,反而寫不了詩了。兩個人一見麵,把該說的話都說了,空間就“滿”了。有缺席的人,詩意往往就會在這次缺席裏產生。詩人和他者之間產生了距離,這段距離就是詩意發生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