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

第二章 上古時期

字體:16+-

第一節 上古

中國建築之原始,究起自何時,殆將永遠籠罩於史前之玄秘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蔽風雨”(1)。此固為後世之推測,然其所說穴居之習,固無疑義,直至今日,河南、山西一帶居民,穴居仍極普遍。宮室與穴居可以同時並存,未必前後相替也。

殷商以前,史難置信,姑集所記。黃帝(公元前27世紀頃?),“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當時顯然未有固定之城郭宮室(2)。至堯之時(公元前23世紀頃?),則“堂崇三尺,茅茨不翦”(3),後世雖以此頌堯之儉德,實亦可解為當時技術之簡拙。至舜所居,則“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4)。舜“賓於四門,四門穆穆”,初期之都市已開始形成。“禹卑宮室,致費於溝淢”(5),則因宮室已漸華侈,然後可以“卑”之。

至殷代末年(公元前12世紀頃),紂王廣作宮室,益廣囿苑,“南距朝歌,北據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6)。然周武王革命之後,已全部被毀。箕子自朝鮮“朝周,過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而傷之(7)。其後約三千年,乃由“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予以發掘,發現若幹建築遺址。其中有多數土築殿基,上置大石卵柱礎,行列井然。柱礎之上,且有覆以銅(左木右質)者。其中若幹處之木柱之遺炭尚宛然存在,蓋兵亂中所焚毀也。除殿基外,尚有門屋、水溝等遺址在。其全部布置頗有條理(8)。後代中國建築之若幹特征,如階基上立木柱之構架製,平麵上以多數分座建築組合為一院之布置,已可確考矣。

與殷末約略同時者,有周文王之祖父太王由原始穴居之情形下,遷至岐下,相量地畝,召命工官匠役,建作家室、宗朝、門庭。詠於《詩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