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式提問

第一章 如何理解“引導能力”

字體:16+-

溝通並非隻靠語言就能成立

線上采訪初次見麵的無印良品前會長

采訪、溝通、撰稿,這一係列工作我幹了近30年,但必須強調,我隻喜歡與人麵對麵溝通。

舉例而言,如果要開電話會議,我會盡量避免。隻要對方有空,哪怕時間很短,我也會特地上門拜訪。線上會議同樣如此。

理由很簡單,麵對麵交流比其他形式更順暢。如果隻是聽對方說話,通過電話或網絡都沒問題,但想要引出對方的心裏話,則另當別論。

隻有通過觀察對方的表情、現場的氛圍,用五官捕捉微妙的瞬間,適當調整問題和采訪形式,才能引導對方進一步吐露心聲。而這些隻有麵對麵的交流才能做到。

更何況,對方很可能是你從未見過的人,線上交流很難問出理想的內容。不過,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影響擴大,在現實中進行麵對麵采訪也逐漸難以實現。

我至今還記得,當我手頭的采訪計劃近乎全麵中止時,第一次線上訪談,就是用Zoom(1)采訪鬆井忠三先生——創建了“無印良品”的良品計劃公司前會長。

對方是上市公司的前會長、著名的企業家,曾讓深陷困境的“無印良品”重振雄風,也在許多媒體上露過臉,還出版過著作。初次見麵,我就要在線上采訪這位大人物。

當時,我用家裏的台式電腦打開了Zoom。幸運的是,在此之前,我經常用Zoom跟同事、朋友交流工作進展或聊天,對這款軟件已經很熟悉了。

所以,我也知道Zoom畫麵中的背景至關重要,於是用手機拍下了起居室外滿目綠色的風景,設置成聊天窗口的虛擬背景。

這一舉動頗為奏效。鬆井先生首先對這幅背景產生了興趣,主動對我說:“好漂亮的風景。這是酒店還是別的什麽地方呢?”這一問順利打破僵局,我也得以將話題轉向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企業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