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葉聖陶點校版

陳九川錄

字體:16+-

【原文】

正德乙亥,九川初見先生於龍江①。先生與甘泉先生論“格物”之說。甘泉持舊說。先生曰:“是求之於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為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舊說之是。先生又論《盡心》一章,九川一聞卻遂無疑。

後家居,複以“格物”遺質。先生答雲:“但能實地用功,久當自釋。”山閑乃自錄《大學》舊本讀之,覺朱子“格物”之說非是,然亦疑先生以意之所在為物,物字未明。

己卯,歸自京師,再見先生於洪都②。先生兵務倥傯,乘隙講授,首問:“近年用功何如?”

九川曰:“近年體驗得‘明明德’功夫隻是‘誠意’。自‘明明德於天下’,步步推入根源,到‘誠意’上再去不得,如何以前又有‘格致’工夫?後又體驗,覺得意之誠偽必先知覺乃可,以顏子‘有不善未嚐不知,知之未嚐複行’③為證,豁然若無疑,卻又多了‘格物’功夫。又思來吾心之靈何有不知意之善惡?隻是物欲蔽了,須格去物欲,始能如顏子未嚐不知耳。又自疑功夫顛倒,與‘誠意’不成片段。後問希顏④。希顏曰:‘先生謂格物致知是誠意功夫,極好。’九川曰:‘如何是誠意功夫?’希顏令再思體看。九川終不悟,請問。”

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溶所舉顏子事便是了。隻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

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與身、心、意、知是一件?”

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視、聽、言、動?心欲視、聽、言、動,無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無心則無身,無身則無心。但指其充塞處言之謂之身,指其主宰處言之謂之心,指心之發動處謂之意,指意之靈明處謂之知,指意之涉著處謂之物,隻是一件。意未有懸空的,必著事物,故欲誠意,則隨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歸於理,則良知之在此事者,無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誠意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