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葉聖陶點校版

02

字體:16+-

【原文】

問:“聲、色、貨、利,恐良知亦不能無。”

先生曰:“固然。但初學用功,卻須掃除**滌,勿使留積,則適然來遇,始不為累,自然順而應之。良知隻在聲、色、貨、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發無蔽,則聲、色、貨、利之交,無非天則流行矣。”

【譯文】

又問:“關於聲、色、貨、利,隻怕良知也不能沒有。”

先生說:“當然啦!但是,初學用功時,千萬要**滌幹淨,不使聲、色、貨、利留存於心中。如此,偶爾碰到聲、色、貨、利,才不會成為負擔,自然會去依循良知並對它作出反應。良知僅在聲、色、貨、利上用功。若能使所致的良知精細明白,毫無一絲蒙蔽,那麽,即便與聲、色、貨、利交往,也無不是天理的作用。”

【原文】

先生曰:“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進一番。否則隻作一場話說,雖聽之亦何用?”

【譯文】

先生說:“我向各位講習致知格物,每天如此。講十年、二十年,也是如此。各位聽講後,實實在在地去用功,聽我再講一遍,自然感覺會有一定的進步。不然,隻當作一場演說,即便聽了又有何益?”

【原文】

先生曰:“人之本體常常是寂然不動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後。’”

【譯文】

先生說:“人之本體,經常是寂然不動的,經常是感而遂通的。‘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後。’”正是這個道理。

【原文】

一友舉:“佛家以手指顯出,問曰:‘眾曾見否?’眾曰:‘見之。’複以手指入袖。問曰:‘眾還見否?’眾曰:‘不見。’佛說:‘還未見性。’此義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