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

附录一 王阳明先生年谱

字体:16+-

成化八年(1472) 一岁

农历九月三十日,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市)。

成化十八年(1482) 十一岁

由祖父竹轩公王伦携至京师,随父王华寓京。

弘治元年(1488) 十七岁

迎娶诸氏于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市)。

弘治二年(1489) 十八岁

携夫人诸氏归余姚,途经广信拜谒娄谅;

学做圣人,于庭前格竹,告以失败。

祖父竹轩公王伦病逝。

弘治五年(1492) 二十一岁

中浙江乡试第六名。

弘治六年(1493) 二十二岁

进士不第,作《来科状元赋》。

弘治八年(1495) 二十四岁

岳父诸让病逝。

弘治九年(1496) 二十五岁

会试不第,曰:“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结诗社于龙泉山,对弈联诗。

弘治十年(1497) 二十六岁

迁居绍兴光相坊;

热心武事,学兵法,自号“阳明山人”。

弘治十二年(1499) 二十八岁

中会试第二名,赐二甲进士出身第六;

入观政工部;

上《陈言边务疏》;

骑马堕伤;

作《武经七书评》。

弘治十三年(1500) 二十九岁

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正六品)。

弘治十四年(1501) 三十岁

秋,奉命录囚江北,游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出入佛寺、道观,至次年夏复命还京。

弘治十五年(1502) 三十一岁

上《乞养病疏》归越(今属浙江绍兴),筑室阳明洞,静坐行导引术,未能成圣人,故弃。

弘治十六年(1503) 三十二岁

西湖养病;

王华择婿徐爱。

弘治十七年(1504) 三十三岁

七月,主山东乡试;

九月,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六品),取穆孔晖第一名。

弘治十八年(1505) 三十四岁

徐爱进京受学;

与湛若水相识相交。

正德元年(1506)  三十五岁

与湛若水共倡圣学;

上《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下锦衣狱,廷杖三十,出狱待罪。

正德二年(1507)  三十六岁

徐爱正式执弟子礼;

徐爱偕蔡宗兖、朱节来见;

父王华罢官(南京吏部尚书)返越。

正德三年(1508)  三十七岁

正月初一,自绍兴启程赴龙场(今贵州贵阳修文县);

三月上旬,至龙场驿,任驿丞;

四月,建龙冈书院,诸生来集受学。

正德四年(1509)  三十八岁

应提学付使席书之聘,于贵阳文明书院讲学;

龙场悟道;

始论“知行合一”;

闰九月,升庐陵知县(正七品);

十二月,离贵阳赴任。

正德五年(1510) 三十九岁

三月,到任庐陵,施仁政,肃纲纪,建保甲制;

八月,刘瑾伏诛;

九月,王华复职南京吏部尚书;

十月,入觐述职;

与湛若水、黄绾论学兴隆寺;

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正六品);

十二月,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正六品)。

正德六年(1511) 四十岁

二月,任会试同考试官,录邹守益等人;

上司方献夫来受学;

十月,升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从五品);

为徐祯卿(昌国)作墓志铭。

正德七年(1512) 四十一岁

三月,升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正五品),受业者日众;

十一月,徐爱编定《传习录》;

十二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四品)。

正德八年(1513) 四十二岁

五月,与日东正使了庵和尚会晤于宁波鄞江;

十月,到滁州任,督马政,讲学。

正德九年(1514) 四十三岁

四月,升南京鸿胪寺卿(正四品);

与罗钦顺论学;

与文森(文徵明叔父)为太仆寺同事,有深交;

为弟王守文作《立志说》。

正德十年(1515)  四十四岁

立正宪(时八岁)为子;

编订《朱子晚年定论》。

正德十一年(1516) 四十五岁

八月,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正四品),巡抚南赣汀漳。

正德十二年(1517) 四十六岁

选拣民兵,立十家牌法;

二月,往平漳寇,四月班师;

五月,徐爱病逝;

奏设平和县;

七月,改授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

十月,破横水、左溪;

十一月,破桶冈,平茶寮,奏设崇义县。

正德十三年(1518) 四十七岁

正月,征三浰;

六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正三品);

作《示宪儿》;

门人薛侃刻《传习录》。

正德十四年(1519) 四十八岁

推行乡约;

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反;

七月十三日,发兵吉安;

七月二十六日,攻克南昌;

七月二十六日,擒宁王;

八月十六日,奉旨兼任江西巡抚;

武宗朱厚照南征;

十月,抵钱塘,将宁王交付张永;

十一月,校场射箭,三发三中。

发“致良知”之旨。

正德十五年(1520) 四十九岁

大兴社学;

十月,王银(艮)来见,执弟子礼。

作《训蒙大意》《教约》;

画师蔡世新为王阳明画像。

正德十六年(1521) 五十岁

五月,修定《大学古本序》;

七月,升南京兵部尚书(正二品);

九月,王畿、钱德洪来受学;

中天阁讲学;

绍兴讲学;

十一月,封新建伯(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

嘉靖元年(1522) 五十一岁

二月,父王华病逝;

大礼议起;

绍兴讲学;

黄绾正式执弟子礼。

嘉靖二年(1523) 五十二岁

伯府第建成。

嘉靖三年(1524) 五十三岁

建阳明书院;

门人南大吉修缮稽山书院;

门人南大吉续刻《传习录》。

嘉靖四年(1525) 五十四岁

夫人诸氏病逝。

嘉靖五年(1526) 五十五岁

聂豹来见;

十二月,继室张氏生子正聪。

嘉靖六年(1527) 五十六岁

五月,获旨出任右都御史,总制两广、江西、湖广军务;

九月,启程赴两广;

天泉证道,提出“四句教法”。

嘉靖七年(1528) 五十七岁

正月,平广西思田;

四月,破广西桂平断藤峡、八寨;

闰十月,抵广东增城,祭祖王纲,访湛若水住宅;

十一月二十九,病逝于南安青龙铺。

嘉靖八年(1529) 五十八岁

九月十一,葬于绍兴洪溪。

隆庆元年(1567)

赠新建侯,谥文成。

万历十二年(1584)

从祀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