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几乎人人手持一部或者多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已成为当下最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具备了通话功能、发送信息的功能,还具备了拍照、上网和游戏的功能,可以说做到了手机、游戏机、照相机与电脑的结合。智能手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随身携带,能够带来很好的体验,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用两根导线连接送话器和受话器,送话器和受话器的结构完全相同,而且在电磁铁上装有振动膜片,因此成功实现了两端通话。之后,随着电话机技术的不断改进,到20世纪60年代,双音频按键电话机开始出现并迅速普及,电子电话机电路开始集成化,多功能电话机应运而生。到20世纪90年代,拨号、通话、振铃三种功能集中在电话机上。随着话音识别技术的发展,话音拨号的电话机开始出现。
中国使用电话机的年代比较早,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早在1877年就引进了一台单线双向磁石通话机,拉起了一条从上海外滩到十六铺码头、总长一千米的电话线。1882年,上海又增加了25台电话,还出现了第一家经营性的电话交换所。约1900年后,电话机先后在天津和北京等地流行开来。
1949年,中国电话普及率为0.05%,1978年仅为0.38%,占世界总人口20%的中国所拥有的电话机数量还不到世界总数的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电话机业务迅速发展。1982年,北京出现了投币式电话亭,这一年,中国引入程控交换机,并正式进入程控电话时代。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固定电话迅速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初显成效,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个时候农村也开始普及电话。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商机,尽管当时生产电话机的企业有很多,段永平还是义无反顾地杀入市场。
1996年3月,步步高取得了邮电部第一个有绳电话机的入网许可证,这意味着步步高正式进军电话机领域。但对于段永平来说,有绳电话机只是一个过渡性产品,他已经做好了打造无绳电话机的准备。
段永平在浙江大学上学期间,第一次接触了电话,却没有用过。有一次,他准备打电话给杭州的舅舅,就找到了一个有电话的地方拨号,当他对照着舅舅的电话号码拨号时就傻眼了,因为这台所谓的电话根本没有拨号的数字,自己根本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倒腾了半天也弄不明白,他只能涨红着脸请旁边的人帮忙。对方热情地拿起话筒,轻轻地说道:“总机,要外线。”段永平这才意识到打电话需要先联系总机,让其帮忙接线。
这一次的经历让他第一次认识了电话,或许也让他产生了一些思考:“为什么打电话非要先联系总机呢?为什么不可以直接联系对方本人的电话呢?为什么电话都有一根长长的线呢?”没人能说清楚段永平当时想了些什么,只不过多年以后,段永平真真切切地做出了一款人们期待中的电话:无线电话。
其实,无绳电话机最早是1993年由西门子公司研发成功的,为的就是方便电话机的移动。毕竟原来的电子电话机需要借助一根双芯电话线连到电话局,而电话机的座机则要用一根四芯电缆连到装有话筒耳机的手柄上。电话机基本被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打电话和接电话的人都需要守在电话机旁,一旦离开电话机,随意通话就成了难题。西门子公司的研发人员发现装有话筒耳机的手柄与座机之间完全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来建立连接,他们根据这个原理打造了一部无绳电话机。
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的移动(无绳)电话机开始兴起。1999—2009年,中国经历了1G、2G、3G时代,步步高的无绳电话机也在这段时间内不断发展。中国的研发人员了解了无绳电话机的运作原理之后,依靠之前电子电话机的技术积累,迅速改造出属于自己的无绳电话机。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步步高在推出无绳电话机的同时,还推出了子母机的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电话安装在不同的地方。
1996年,步步高推出了“小男人”系列广告。在广告中,一部有着来电显示的无绳电话机响起,一个戴眼镜的小眼睛男人拿起电话,问道:“喂,小丽呀?”这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广告词,几乎瞬间传遍了全国。整个广告充满了香港影视剧“无厘头”式的幽默,诙谐的风格和滑稽的情节设定让人印象深刻,广告中的人物也是普通人,并不是明星。这个系列的广告无论是广告场景的设定、故事的设计,还是人物的安排,都明显和当时流行的“自我展示和夸耀”风格不同,步步高在这则广告中并没有刻意凸显无绳电话机的优势,而是将其场景化了。这个广告很快就流行开来,步步高也因此获得了大众的关注。
经过两年的耕耘,1998年,步步高开展的第一项业务——电话机,夺得了国内市场第一名的位置。随着步步高无绳电话机的发展,其业务渐渐与国内另一家大公司TCL产生了冲突。当时,步步高无绳电话机推出了一则广告,着力强调:方便,认为无绳电话机解决了电话线限制的问题。而TCL的广告则针锋相对,突出无绳电话机的通话声音要清晰,否则即使方便也没有用。面对这种挑战,段永平没有当回事。他认为电话的基本功能是清晰,任何电话在推向市场时肯定会强调这一点,不清晰的电话就不叫电话了。而无绳电话机应该解决的重点就是方便,这一点也是它区别于有绳电话机的要点。段永平为此还特意打电话给TCL当时的老总李东生,双方解除了误会。
这一段小插曲并没有影响无绳电话机的发展,步步高继续前进,这种发展势头和自信使得步步高公司在通信领域形成了巨大的优势。比如步步高的有绳电话机、无绳电话机为其后来的手机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并积累了经验;电话机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则为步步高手机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可以说,步步高手机业务的发展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立在电话机发展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