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sònɡ·辛xīn弃qì疾jí
明mínɡ月yuè别bié枝zhī惊jīnɡ鹊què,清qīnɡ风fēnɡ半bàn夜yè鸣mínɡ蝉chán。稻dào花huā香xiānɡ里lǐ说shuō丰fēnɡ年nián,听tīnɡ取qǔ蛙wā声shēnɡ一yí片piàn。
七qī八bā个ɡè星xīnɡ天tiān外wài,两liǎnɡ三sān点diǎn雨yǔ山shān前qián。旧jiù时shí茅máo店diàn社shè林lín边biān,路lù转zhuǎn溪xī桥qiáo忽hū见xiàn。
诗文大意
明月离开树梢把鹊鸟惊飞上天,清凉的晚风把蝉鸣送到耳边。稻花香中蛙声一片,好像热烈谈论着丰收之年。
几颗星闪耀在天边,数滴雨洒落在山前。社林边有家旧日熟识的茅屋小店,一转过溪桥,忽然出现在我眼前。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这首词,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觉: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词人因力主抗金,被朝廷猜忌,一连十余年只能闲居乡间,隐居在上饶的“带湖庄园”。“黄沙岭”就在上饶,岭下有清泉灌溉农田,风景优美,物阜民丰,词人经常来这里游玩。
这个夏夜,他又来到此处,行走在田间。清风明月相随,鹊鸟鸣蝉相伴,几片薄云降下数滴疏雨,水田中稻花香气弥漫。听着青蛙欢快的鸣唱,诗人似乎见到了丰收的年景。转过溪上的小桥,忽然看到一家熟识的小店,正好可以去歇歇脚,和店家聊聊天。
这美好祥和的夏夜,令词人的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细品词句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黄沙道中”的景物,带出词人的感受。
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对仗的一联,夏夜山路上,清新宁和的气息扑面而来。其实很可能是路过的词人惊动了鹊鸟,但他却认为是明月变换了位置惊动了鹊鸟,这和王维“月出惊山鸟”的意境相类似,为词作增添了一丝风趣与灵动;蝉鸣随着清风徐徐而至,丝毫不令人感觉聒噪。行人、喜鹊、蝉都沉浸于清风明月之中,动中寓静,和谐静美。
后两句放大了“听觉”,增加了“嗅觉”,道出词人心情愉悦的主要原因。这两句的句式顺序也很有意思,先讲“说”的内容——丰收的年景,再讲是谁在“说”——原来是稻田中的青蛙们在争相诉说。憧憬着丰年的自然是词人自己,他从这迷人的稻香和欢闹的蛙鸣中联想到丰年的景象,由衷地为人民、为国家感到高兴。
下片描写路途中天气和场景的变化,同样暗含着词人的感受。
前两句又是对仗工整的一联。四个数字的应用,既写实又写意。所谓“月明星稀”,有明月的夜晚,星星本就稀疏,此时头顶还有薄薄的雨云,所以天边只闪耀着七八颗星星;这时词人走到了“山前”,空中落下雨滴,当然不可能只有“两三点”,但落在词人身上的似乎只有两三点,写的是雨的稀疏,这样的雨不会给行人带来麻烦,反而增添了清新润泽之感。这两句让我们感到诗人在行进中望向前路,景致随着他前行而变化。
后两句的句式也很有意思,正常的语序是,“我”一转过溪桥,忽然看见社林边那家旧日的茅店,这里却是先说茅店,后说忽然看见,写出了“峰回路转”的惊喜。“旧时”说明这茅店是词人以前就曾来过的,本应是熟识的,为什么会“忽见”呢?因为他正沉醉于夏夜的愉悦之中,转过溪桥后,茅店出现在眼前时才忽然发现。整首词在这惊喜的瞬间收束,词人正好在店中歇脚,可以和熟识的店家“把酒话桑麻”,这些场景就留给读者去尽情想象了。
这首词把多种乡间平凡的景物结合在一起,形、声、闻交织,不事雕琢,平和清新,兴味盎然。无论是辛弃疾,还是陆游、杨万里,在感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同时,也创作了不少清新愉悦的田园诗词,体现出他们对普通人的关注、对和平生活的热爱,这也是他们爱国情怀的另一种表达。
讲个故事
辛弃疾戒酒
在前一篇中,我们刚刚讲过苏东坡饮酒,现在讲讲辛弃疾戒酒。
辛弃疾和苏轼并称“苏辛”,是宋朝两位最出色的“豪放派”词人。豪放的苏轼爱饮酒,更豪放的辛弃疾当然也爱饮酒,还经常喝醉,他也有不少关于酒的诗词作品,例如他在另一首《西江月》词中写道: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意思是他在松树旁边喝醉了,就跟松树聊起来了,问松树自己醉得怎么样。他觉得松树要来搀扶自己,就用手推开松树,说:“去去去,我没醉……”这可真是醉态可掬啊!
南宋庆元二年,辛弃疾闲居瓢泉,回想一路漂泊的苦闷,大为感慨,便下决心戒酒明志,写下了一首“戒酒词”。这是一首《沁园春》,意思大概是这样:
酒杯啊,你过来听我说!我最近经常口渴还嗜睡,身体不太好,得远离你。但酒杯对我说:“刘伶说了,醉酒怕什么,人要是喝死了就干脆埋了吧。”酒杯啊,亏我把你视为知己,你太无情了!
你总是**人,你应该被看作剧毒!但这也是因为我自己爱喝酒造成的;世上的东西本无所谓好坏,不懂节制才变成祸害。所以我要跟你约定:“你赶紧离开,不然,我把你砸个粉碎!”酒杯临行前说:“没关系,你挥手,我就离开;但你若招手,我会即刻赶来!”
从最后酒杯的话来看,辛先生戒酒的决心似乎还没那么大,还给自己留了句“活话”。
果然,当好友来访的时候,他的戒酒计划就终止了。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给酒杯一个交代,他又写了一首《沁园春》,这回的意思是:
酒杯啊,你知道吗?现在的我,本来已经下定决心离开你,我朋友的诗词读起来就像是喝了美酒一般享受,我何必再饮酒呢?
可是朋友说我生病一定有别的原因,不该瞎猜是喝酒造成的。陶渊明整天醉醺醺,终生自得其乐;屈原努力保持清醒,却招来祸端。酒杯啊!我打算听取这朋友的说法,因我自认不是个勇者,无法说戒就戒。所以别笑话我了,今晚就让我和朋友痛饮一场!
这“戒酒词”和“复饮词”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我们在感受辛弃疾性情风趣、可爱的同时,也忍不住要说说他这个“不靠谱”的酒友:现代医学证明,糖尿病人是应该少饮酒、不饮酒的,尤其是古代那种甘甜的米酒、果酒。要是你能穿越时空,找到辛弃疾,一定要把这些道理告诉他啊!
学个成语
五谷丰登(wǔ gǔ fēng dēng)
五谷是指稻、麦、豆、小米、高粱。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年景好,各种粮食作物大获丰收。
出自传说周朝姜子牙所作《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说段历史
神农传五谷
水稻是古代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列在“五谷”之中,水稻种植在中国历史悠久。在许多古籍中,均有上古时代神农传五谷的记载,关于“神农传五谷”和“神农尝百草”,有这样的历史传说:
上古时,农业生产还没有发展起来,人们主要靠狩猎、采摘野生植物的果实来填饱肚子。那时能吃的粮食、草药和杂草、野花长在一起,哪些可以填饱肚子,哪些可以治病,根本分不清。光靠狩猎和采摘野生植物果实,食物没有保证,人们经常要饿肚子。
炎帝是当时姜姓部落的首领,是我们所说的“炎黄子孙”中的炎帝,他还有个号为“神农氏”。作为首领,他经常思考有没有办法让百姓充饥,是否能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
有一天,一只红色的鸟儿从神农头上飞过,它衔着五彩的九穗谷,忽然一张嘴,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见了,灵机一动,把九穗谷种在了地里,不久竟然长出一片谷物。神农试着品尝谷物长出来的种子,发现不仅能填饱肚子,味道还很香甜。于是,他教人们开垦土地、割掉野草,种植这些谷子。
为了让人们获得更多谷物,神农一样一样品尝各种植物,发现能吃的再试着种植,最后选择出稻、麦、豆、小米、高粱这“五谷”,让大家广泛种植。从此,中国古代的农业就开始发展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神农还尝遍百草,发现了很多能治病的药物,他把这些写进了《神农本草》,这就是“神农尝百草”的来历。
这虽然是传说,但后来考古发现,中国水稻种植确实能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甚至上万年以前。当然,先民们掌握五谷种植的方法应该不是神农一个人的功劳,五谷种植技术是在漫长的过程中,由一代代先民经过不懈的尝试和辛勤的劳动才创造、总结出来的。
到了南宋,北方南渡的农民和南方的农民一起辛勤劳作,使江南水稻种植技术迅速发展,产量大幅提高,所以南宋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也就是说只要苏州和湖州两个地方的水稻成熟、丰收,就够全国人民吃饱了。
我们在这首词《西江月》和古诗《乡村四月》中,都能看到南宋时农民辛勤种植水稻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