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缺什麽

8以人為本:下一個

字體:16+-

三十年的重心是“富民”中國經濟效率堪憂

——劉偉如何降低失業率,提高經濟效率?

從凱恩斯理論及菲利普斯曲線看到的,現在一是失業率的問題,二是通脹的問題。中國失業率已經在提高,而股市、樓市卻在漲,這會不會構成滯脹的因素?從總供給角度看,應該怎樣調整宏觀政策結構,降低失業率,來提高經濟效率呢?

劉偉:

股市、樓市是一個資產品的價格,相對微觀,暫時還無法構成整個經濟的滯脹。

宏觀地看,物價總水平和失業率的提高並行就是滯脹。物價總水平、宏觀問題講的不是股市或樓市等某一個產品。

因為滯脹的局麵很複雜,宏觀政策選擇起來也很困難,所以現在就要考慮:第一,這一輪拉動增長的效應能否盡快顯現出來,增加就業。如果顯現得越快,就表明恢複得越好(即使出現通脹),我們政策掉頭時候的“本錢”就越大,這就得通過把宏觀政策搞得很緊來治理通脹了;第二,如果這一輪政策下去帶來的增長不大,失業率不低,通脹一來就不敢大手筆地治理通脹,那是因為失業的壓力太大了。因此,這一輪宏觀政策的選擇和拉動增長的效應,對未來經濟效率的提高至關重要。

控製滯脹必須提高經濟效率,此時要特別考慮這一輪刺激經濟增長的效率情況。因為未來出現滯脹的關鍵是成本提高,包括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資本品的價格、生產資料投入品(煤電運油、上遊投入品)的價格。特別是在這兒,一方麵資本品、稀缺品的價格在提高;另一方麵,關鍵是人們掌控和使用的效率能否提高。滯脹的要害是成本推動的,那就是成本在提高,產出沒有壓住它。所以要特別突出刺激經濟增長的效率情況,技術含量、投入產出比越好,未來滯脹的可能性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