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花间惹尘埃

第四章

字体:16+-

所嫁非偶是女人生涯里最悲的痛,孤独是郁愁苦痛里最大的魔。它是与生命一同生效的,它的存在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时时刻刻。并且仿佛它是战无不胜的,一次一次又一次冲毁你身体里的脉络。总会有人以为自己是例外。但谁也不能成为例外。朱淑真也终于带着心底那一个与初恋的少年一起默默许下的温暖的愿信誓旦旦地投向了孤独。如同从断崖的端处纵入大海,她只能在命运的河流里义无反顾。她别无选择。世事熬煮,生命里的错落,仿佛是与生共行的原罪。这首词是朱淑真的代表词作。起句“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连用五个“独”字,不仅没有重复拖沓的感觉,反倒是将女子茕茕孑立顾影自怜的凄婉情态写得醺意阑珊。

是绝对的生花妙笔。小女子独守空闺的时间里,嚣张的孤独感如同剧毒一般穿透了她一行一坐一唱一酬一卧之间。仿佛要耗尽这个弱女子的最后一点心神。丝毫不得指望。伤了神,寒了身。到底还是心头那一点有同于无的念头蛊惑人。少年早已不见,她依着记忆里年少时光的那一点暖,依着与他幽会的那一日获得的生气在无望的时间里煎熬了这么多年,终于也是到了这个幻觉散灭的时刻。那一点指望也在这一日碎了去。她心有预料,也就是怔怔地望着铜镜里那个憔悴的女子“泪洗残妆无一半”的愁病模样。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无存,妆有何用。夜无眠,梦不成。

也已经不能再伤到她一丝一毫了。她早已经被时光强暴,也早已失去对镜中人的怜悯。她知道,这一世总是要有了解的那一日。爱情是幻觉。到这里,她缄住了口,再不言语。正所谓词短情长,不外乎此。人生太短暂,寂寞太悠长。痛苦太嚣张,自毁是终局。读到这一首词,仿佛已经能隐隐预见到关于朱淑真后来的一些什么事。女人的绝望是荒洪,壮烈恢弘,决绝彻底。她们要是用麻木去笑着应对,那必是看得令人惊怵窒碍的一幕。朱淑真迟早是要做出来这样的事情的。那是一些大痛,亦是平然无碍静默得度的事,我知道。朱淑真曾作下《恨春》诗五首。

情词哀凉,吟者断肠。她将内心的灼热融进墨里,磨开,然后提笔蘸上,再写出来。这是她唯一能够倾吐的途径。是自言自语,也是对后来读到它们的人说。五首诗是这样写的:其一樱桃初荐杳梅酸,槐嫩风高麦秀寒。惆怅东君太情薄,挽留时暂也应难。其二一瞬芳菲尔许时,苦无佳句纪相思。春光正好须风雨,恩爱方深奈别离。泪眼谢他花放抱,愁怀惟赖酒扶持。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自知。其三病酒厌厌日正高,一声啼鸟在花梢。惊回好梦方萌蕊,唤起新愁却破苞。暗把后期随处记,闲将清恨倩诗嘲。从今始信恩成怨,且与莺花作谈交。其四迟迟花日上帘钩,尽日无人独倚楼。蝶使蜂媒传客恨,莺梭柳线织春愁。

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几许别离多少泪,不堪重省不堪流。其五一篆烟消系臂香,闲看书册就牙床。莺声冉冉来深院,柳色阴阴暗画墙。眼底落红千万点,脸边新泪两三行。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弄轻柔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朱淑真《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