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爆發後,父親的戰爭指導就是要打破日軍由北向南的作戰線,要使國內由北向南的壓力減輕,並且使日本改為由東向西的作戰線,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利用西南地區(即大後方)。因此以戰爭指導來說,建立大後方為新的作戰基地是相當重要的。作戰基地的建立地點則與作戰線、作戰正麵形成一個整體的關係,作戰正麵是前方,作戰基地是後方,中間有一條連線,這是一條交通線,也就是補給線。站在野戰戰略的立場,要維護交通線,最好是與作戰正麵形成垂直麵,這樣左右兩邊都是安全的;最危險的交通線(補給線)則是與作戰正麵太過於平行。
補給線在戰爭進行中是生命線,撤退時則是救命線,這點非常重要,除非雙方的攜帶量足夠決勝……如果有這個把握就可以暫時不用補給線,否則就非要用補給線不可。”(《蔣緯國口述自傳》第9頁)
這在蔣緯國自傳出版之前,尚未看到如此精辟的論述。這裏涉及一個全盤性的野戰戰略構想,他進一步分析說:“日本的前進基地設在我國的東北,日方稱之為關東基地,在關東的日軍就稱為關東軍。以關東這個前進攻勢基地來說,日軍從北向南打下來,其主力可以沿平漢路南下,並且以其有力之一部沿津浦路南下,由此可見,日軍的重點放在西邊,如此會變成中日雙方南北對峙、東西展開的局麵,這樣一來就把國軍逐次地向東南方壓迫到沿海邊。如果我們被逼到海邊就完了,因為我們在海上沒有補給。當年日本海軍與中國海軍的比例,光拿噸位來比,是31∶1,也就是31倍於我們,船與炮的性能還不算,因此國軍如果退到東南沿海,這場戰爭就結束了。
“父親確實對中國大陸作了詳細的地略分析,所以才決定,要對抗強敵日本,先要替日本做一個打勝中國的構想。他發現,日本如果要侵略中國,就要將攻勢基地放在北方,由北向南攻擊,把國軍推到東南沿海,如此一來,就能達到三月亡華的美夢。我們的對策就是使日軍由北向南的攻擊改變為由東向西,將自己的攻勢基地放在大後方(雲貴川),必要時,西康也變成大後方根據基地。”(同前書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