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算得上是段琪瑞的首席智囊,有“小扇子軍師”之謂。早在清朝末年,段祺瑞任第二軍軍統,徐樹錚已做他的參謀長。嗣後徐乃一直做段的副手,他早年曾向袁世凱投剌,因偶然不獲知遇,恨恨不已。也是偶然,在客棧中閑居得遇訪友的段合肥,後者見其書法遒勁,頓生好感,從此倚為股肱。《徐樹錚秘史》中說:“合肥(段祺瑞)視為心腹者,唯徐樹錚。帝製將作,力助合肥拒袁陰謀者,徐樹錚也;黃陂(黎元洪)就任,造成府院之嫌隙者,徐樹錚也;河間(馮國璋)北上,唆奉軍截械秦皇島者,徐樹錚也;組織政黨,使安福係毒遍天下者,徐樹錚也;破壞禮儀,肆其離間政策,而窮兵黷武者,徐樹錚也;合肥下野,挑起皖直之惡者,徐樹錚也;東海登台,把持政柄,而使內閣屢倒者,徐樹錚也。其人之聰明才智,均屬不可多得。”
徐樹錚1905年留學日本士官學校,不到30歲即任段祺瑞所部第六鎮軍事參議及第一軍總參謀。1916年袁世凱暴卒後,任國務院秘書長。他是秀才出身,但他最為迷信武力。他敬服孫中山先生,始終不渝。1919年,徐樹錚任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曾短暫收複外蒙。此事他不特向大總統匯報,也告知在上海的孫中山先生。他在外蒙古期間,倒做了許多有益於蒙古的事,種菜、辦報、修路、辦銀行、辦學校,等等。
薛觀瀾說:“徐氏對部屬甚表親善,向無疾言厲色。且能循遁善誘,使吾輩致力於國文,每日須寫筆記,還要上課兩小時。徐亦勤於治學。”徐樹錚和柯劭忞、林紓、姚永樸、馬其昶等人都曾是交遊甚密的文友,稱之儒將,恰如其分。他給朋友寫信談及讀書有雲,“近十三經中,唯餘公穀未畢,非不知貪多為害,特以不能詳博,何由返約?故也不憚其繁也……”他進一步認為,加上《國語》《國策》以及《說文》《廣雅》《方言》等書,由十三經擴展合為二十經,“中國經世大文,殆可包舉無遺”。他對段祺瑞的謀略貢獻,亦多以中國古人經訓為基座,衍變成現代政治的行事軌轍。其治學之誌節,經國之意見,實有博大之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