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個荷裏活

第二十屆 臥虎藏龍VS花樣年華

字體:16+-

按慣例,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總在每年的4月份舉辦,時間上正好處在全世界影響力最高的兩大電影界盛事之間:公認象征著全球商業片最高榮譽評選的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比之早一個月左右,公認代表著全球藝術片最高榮譽評選的法國戛納電影節比之晚一個月左右。

在金像獎最初的十年裏,雖然其時的香港電影已經闖出了“東方好萊塢”的名頭,但此時能提名入圍香港金像獎的影片在本埠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縱然大受歡迎,於更大範圍的國際上,或者更直白一點說,於歐美,卻並沒有太多影響力。這時期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更像是一個香港電影人自娛自樂的活動——3月份看奧斯卡熱鬧,5月份看戛納熱鬧,4月份才是自己熱鬧。

進入金像獎的第二個十年後,這種狀況有了很大改善,香港電影漸漸開始吸引來自好萊塢和戛納的關注。

香港影人其實與戛納早有淵源,胡金銓在20世紀70年代就從戛納捧回過最佳綜合技術獎,當初被胡金銓帶去見世麵的俠女徐楓80年代轉行做起電影製片人,把賣片的生意做到了戛納影展上,就是在那裏她認識了當時還沒在戛納混出頭的陳凱歌。

後來真正令戛納對香港影人開始刮目相看的那部電影,當然也跟這幾位先行者脫不了幹係。正是那部徐楓投資,陳凱歌執導,因為種種令人哭笑不得的原因無緣所有華語電影獎項,包括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內,卻為華人捧回了第一座金棕櫚大獎的《霸王別姬》。

準確地說, 為華人電影在戛納打響名聲的頭功, 更應該算在憑《霸王別姬》、《活著》連續兩年出擊戛納並均捧回大獎的陳凱歌、張藝謀這兩位內地的第五代導演身上。不過,《霸王別姬》男主角張國榮於1993年戛納電影節上的驚豔亮相,可算為香港影人開了個好頭,尤其在那一屆的戛納最佳男主角評選中,他與影帝頭銜的一票之遙在當時引發了逸聞話題無數,比如有媒體稱他之所以隻差那一票,是因為有評審被他在《霸王別姬》中絕美的京劇旦角形象迷了心竅,把給他的那一票誤投到了最佳女主角一欄。甚至到第二年葛優憑《活著》成為第一位華人戛納影帝時,還有小道消息說這是心有歉疚的評審委員會對頭一年欠華人一個影帝頭銜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