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鹿鸣活着的时候,鹿鸣糖业家大业大,名声在外,上海滩的各种大事小情要是能跟“鹿鸣糖业”搭上关系,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有个喜欢电影的顾先生跟唐鹿鸣是好友,以前没有商业关系,只是纯粹的朋友。后来兜兜转转,顾先生喜欢上电影,想要成立“大华电影公司”,就让老朋友唐鹿鸣也投点钱,成为大股东。
据三小姐唐晶莹观察,爸爸虽在电影公司投了钱,但对拍电影的事并不太上心,他的赚钱能力太强了,且布局广泛,除上海外苏州还有分厂,乡下还有田产,整个人就跟个印钞机似的,哗啦哗啦印钱玩。电影占用的那部分资金,倒是也能钱生钱,这倒让唐鹿鸣略感意外。
有天三女儿跑来找他,问起电影厂的事。女儿问:
“爸爸,我听说你在大华电影公司也有股份?我不相信,就跑来问您。”
“是啊!帮朋友一个小忙而已。”
“爸爸,您真厉害!”
“哎唷,这就厉害了?小菜一碟!”
“爸,您哪天有空,能不能带我去看一次拍电影?”
“噢?你想看拍电影?好的呀!哪天爸带你去看拍电影!”
三小姐第一次在电影厂遇见男演员凌九霄,惊为天人。她并没有跟他说话,只是远远地看着他。那时,他正在拍一部古装电影《北极狐》,长发飘飘的凌九霄一出现,风凝露止,天地皆暗,唯有一张男子俊美的脸凸显在空气中,雕塑般棱角分明。
爸爸在跟导演说话,晶莹就被晾在一边。
她希望那个凌九霄过来跟她说一句话,然而没有,他站在暗黑之处呆如雕塑,恍惚间,唐晶莹觉得自己见到了一个假人。后来,三小姐知道,那“假人”他在默戏,就是把接下来要拍的戏的剧本在心里先过一遍。“他是一个仙人啊!”三小姐在心中赞叹。
父亲被日本人杀害后,唐晶莹就再也没去过电影厂。后来有个机会去片场看看,她还带了德里安一起去。这次阴错阳差,唐晶莹还是没跟男主角凌九霄说上话,隔老远看着他,唐晶莹想起上次来父亲还在,电影厂还有股份,来这儿就跟回家似的。
如今物是人非,大姐已卖掉“大华电影”的股份,用于其它商业用途。她来电影厂也是找了个借口才得以进来。一天,唐晶莹偶然从报上看到凌九霄主演的电影在选角,就斗胆报名去参选女一号,结果因为个子不够高,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倒是德里安被导演看中交谈了几句,结果当场拍板定下来,参演电影中的一个角色。
“怎么是你?明明是我来参选的嘛!”
“我是外国人嘛!”
“呆头鹅!外国人就了不起啊!”
“不是外国人就了不起,唐晶莹,你听我说。这部电影里呢,需要一个外国牧师,导演正翻遍演员名单找不出一个外国人呢,结果他一抬头,看到一个自投罗网的,那就是站在角落里发呆的我。”
“哦,原来是这样!”
唐晶莹并没有告诉德里安,她曾经暗恋过一个人,那是属于少女时期的梦,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段绮丽的梦将不复存在,烟消云散。
恋爱的滋味感觉是好的。
他们有时约好一起去公园里走走。天空下着小雨,他们共撑一把天蓝色的雨伞,伞上布满一颗颗晶莹的小水滴。
“原来这就叫晶莹啊!汉语里晶莹的意思真是太美啦!”
德里安用手撑着伞,用他特有的外国人口音说着话。这次回到中国,他的汉语突飞猛进,他就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走哪儿学哪儿,不停说话,不停表达。
周围全都是人。一道蜿蜒的翠绿色的竹篱笆将他们和人群隔开,人群朝着一个方向走,他们却反向而行,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他们就像电影中青年男女,清新,热烈,有朝气。他们聊天说话的样子让人羡慕,像雨后的花朵,格外清新。
不知不觉间,雨停了。德里安收起雨伞,用力甩了甩,当拐棍拄在地上,说道:“小莹,有一天等我们都老了,你当我的拐棍好吗?”
他们一高一矮站在地里,倒真像巨人与拐杖。
“不好!”
“因为我不想变老,我要永远年轻。”
“怎样才能做到永远年轻?”
唐晶莹递给他一颗包装得花花绿绿的糖说:“喏,给你一颗灵丹妙药,这是我们家糖厂出的新品,叫不老晶,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哦,那我倒要试试!”
说着话,他利落地剥开糖纸,像变魔术似地抛一粒糖在空中,然后用嘴去找糖,仰脸向天,小步移动,要是再穿上个燕尾服,戴上顶高礼帽,活脱脱就是从魔术世界里走出的大魔术师,空手无物,可以变出小鱼缸和兔子。
唐晶莹小时候常被二姐带去“鲸屿大马戏”看戏,最爱看的就是大魔术师变兔子。那时她还不知道二姐的真实身份,“鲸屿大马戏”是上海地下党新的联络站,姐姐是去那里帮段书培送情报的。那个剧场很漂亮,五颜六色的灯光在空中晃来**去,迷幻花园,小小的唐晶莹并不知道,花园里隐藏着无数小秘密。
有一回,二姐为地下党送一封密信,走到剧场门口,正遇两个鬼子搜身检查,唐如玉灵机一动,把自己头发上的发卡别到三妹头上。那发卡是空心的,里面藏有密信,一旦被鬼子发现,那麻烦可能大了。
她们就这样蒙混过关,带着密信去见大马戏团的负责人许大山。
小妹小小年纪,只知道看戏,什么也没发觉。
“良友糕饼铺”唐如玉也带三妹去过,她站在门口等着,让妹妹进去取一块糕饼。糕饼上铺着红丝绿丝,用奶油在蛋糕上画着小天使图案,还有几朵小梅花。
“妹妹,你找谁?”
“我找冯友良。”
“我就是冯友良。你来取蛋糕吗?”
“是的。”
“你姐姐呢?”
“在外面。”
冯友良伸出头隔着柜台朝门口望了望,隐约看见唐如玉和她家的黑色小汽车。小汽车擦得锃光瓦亮,反射着淡灰色的天光。云在天上刻着金线,那金线也复刻一份刻在车上,对等天光,两个世界,一个明朗,一个隐秘。
小姑娘取了蛋糕,迈着欢快的小碎步捧着蛋糕往外跑。“快快!”姐姐接过蛋糕,拉起妹妹往车里一推,自己拿着蛋糕坐到副驾驶上,吩咐司机赶紧开车。
唐家的小汽车像子弹一样开了出去。这一次,唐如玉顺利取到情报。再晚两分钟,敌人就会来“良友糕饼铺”突击检查,查出藏在蛋糕里的情报,把这个联络点一锅端。当时国民党一直寻找的“石榴图”,就是十六个上海地下党秘密联络点。
另一个联络点“丁众人书店”唐如玉也常带妹妹去。那里有大人书,哲学、文艺、小说,也有适合孩子看的童话。每次带着三妹去逛书店,三妹都很高兴,在她坐在柜台前的小板凳上,看得入迷。三妹有所不知,一次情报交换正在秘密进行。唐如玉又完成了一次任务,神不知,鬼不觉,她带着妹妹走出书店时,太阳正好,她伸出手遮挡阳光,看到一队日本兵从远处快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