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刺刀架在脖子上,催促唐家人尽快搬出唐家花园。
“这园子充公了,你们赶紧搬走!”
“要快!要快!”
说这话的人是以前办文艺杂志《佳人女报》的主编韩白冰。他曾经到日本去留学过,懂日本话,不知是谁眼长手快,将他纳入日本人麾下,充当翻译,教训国人。那一刻的屈辱唐如玉是无法忍受的,她咬着牙,额角上暴起一条明显的青筋,瞪了韩白冰一眼。
“这东西也得一件一件搬啊,都是老物件,弄坏了谁也赔不起。”二小姐说。
“都什么时候了,保命要紧!”韩白冰凑近二小姐,压低声音小声说。
“不用你在这儿当好人。帮日本人做事,你就不怕日后遭清算吗?”
“我还是那句话,保命要紧。”
他说得含含糊糊,好像他投靠日本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时代仓促,谁又有时间深究?汉奸就是汉奸,汉奸没有好果子吃。
唐如玉站在太阳地里,指挥工人搬家。
她看到许多人影印在水泥地上,忙碌而重叠,那些熟悉的家具正被搬上卡车,橱柜,花架,大床,欧式餐椅,这些从小就很熟悉的东西,现在变得面目全非,家具分崩离析,什么时候才能再聚在一起,重新拼凑成一个家。
新家面积缩小了很多,东西没地放,有的东西搬过去就没打开,这儿一件那儿一件地放着,像个杂物间。大姐的小孩有时绕着杂物转圈圈,跑来跑去的倒也欢心,时不时地发出“呵呵”的笑声,银铃一样好听。
国破家亡,日本鬼子的铁蹄踏入中国,使国人惨遭杀戮,生灵涂炭,这些孩子是不懂的,他们只知道玩,早晨一睁眼就开始追追跑跑,叫对方的名字:“小雪!”“小天!”他们甚至连搬家了似乎都感觉不到,他们还太小。
唐如玉已到了扛起家庭重任的年纪,时势变换,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但她明白,自从日军侵华,占领了中华土地,她和姐姐都已成长许多,以前无忧无虑的大小姐不见了,以前她根本不懂什么叫“人情往来”,银行经理段书培帮唐家找了愚园路房子,帮了她大忙,她知道人情这东西是要还的,至于如何还?什么时候还?那就不知道了。
没想到回复来得这样快。
就在二小姐想到如何还段书培人情的时候,段书培就派人送来了消息。
这天,唐如玉他们在映克咖啡搞同学聚会,来了一些好久没见的老朋友,聚会聚到一半的时候,来了一位侍者,弯腰附在唐小姐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他说:“唐小姐,柜台那边有电话找您。”
唐如玉觉得奇怪。“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啊?连我姐都不知道,谁会找到这里来?”这样想着,就想到一个人:段书培。随那侍者去柜台拿起电话一听,果然是他。
“喂?请问哪位?”
“段书培。”
“果然是你!”
“如玉,你先别说话,你听我说,马上结束你现在的聚会,到白渡公园小湖边来见我,要快!我有重要事情要找你。”
放下电话她就跑,自从搬家之后还没跟段书培见过面,这次找她定是有顶要紧的事,这样想着,如玉就连招呼都没打直接奔了出去,外面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她叫了辆黄包车直奔白渡公园而去,连同学在身后叫她,她都没听见。
因为不是周末,白渡公园里几乎没什么人。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并不刺眼,草地翠绿,湖水幽蓝,如果是男女约会,这倒是个绝妙的去处。可惜不是,他们有重要的事要谈,不是谈情说爱,唐如玉知道段书培的真实身份,估计这事跟民族大义有关。
远远地,她就看见湖边那张蓝色长椅。
她朝他走过去。
“来了?”
“嗯。”
“坐吧。”
她就在他旁边坐下来。段书培穿着风衣,戴顶礼帽,眼睛一直盯着湖面,停顿了一小会儿,并没有说话。这时,如玉看见有一群飞鸟从湖面掠过,她的目光随那飞鸟飞向远方,她感觉到身边的段书培正酝酿着一个大计划,有许多话要对她说。
“如玉,你是知道我的真实身份的,你先听我说完,如果你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你就点点头。你可以拒绝我,没关系,我们始终都是朋友。并且,从我的本意讲,我是不愿意你卷进危险的事情中的,人希望你好,平平安安的,过大小姐生活,但如今国难当头,日本鬼子骑到我们脖子上拉屎,耀武扬威,占我国土,杀我同胞,就拿你家来说,偌大的一个唐家花园,他们说占就占了,把你们一家老小轰出来,还枪杀了你父亲,真是可忍孰不可忍啊!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抗日,必须还击!”
“段书培,你进入正题吧,只要我能做得到,我跟你走!”
段书培就把“刺鸟计划”跟唐如玉讲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