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說晚清

毀譽攝政王

字體:16+-

愛新覺羅·載灃(1883—1951),道光帝之孫,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謂第五子,宣統帝溥儀生父,清朝宗室,於宣統年間任監國攝政王。

在談到晚清立憲運動時,攝政王載灃是一個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人物。他在兩宮相繼去世後全權負責清政府日常事務,他的看法與做法直接影響了憲政的方向與步驟。過去很多人將他塑造成一個懦弱的、優柔寡斷的王爺,一個對大清王朝終結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人,即便不是亡國之君,也是亡國之君的父親。這些指責不僅稍嫌苛刻,而且不合乎曆史事實。

一個不錯的王爺

清朝兩百多年的曆史上,曾經先後出現過兩個攝政王,這兩個攝政王一前一後,前者協助幼主奠定江山,後者替幼主結束了王朝。有人說這是清政府的宿命,是曆史無法探究的問題,也有人從兩個攝政王的出身、能力方麵予以解釋,想要論證的是後一個攝政王太過年輕,能力也不太行。這個說法其實還需要研究。

攝政王載灃是光緒帝的親弟弟,當光緒帝確定無法生養後代的時候,載灃其實就成了光緒帝最親近的人。載灃在光緒朝晚期開始介入政治,是晚清王爺中第一個走出國門、開過眼界的人,雖然他那次出行的內容不算太光彩,隻是代表清政府到德國進行賠罪,事由就是德國公使克林德在1900年被義和團弟兄殺死了。賠罪的事情當然隻是一個外交禮節,大清國的皇叔身份還是讓德國人高看一眼。載灃在這次外交活動中開了眼界。稍後中國開始了新政,開始了預備立憲,載灃的這些外國見聞和經驗,使他在晚清最後十年大致具有開明、開放的形象,他個人的才幹也逐步展現了出來。

如果從慈禧太後方麵說,載灃是慈禧太後的親外甥,他的婚姻是慈禧太後一手包辦的。載灃的福晉也就是溥儀的母親是榮祿的女兒,也是慈禧太後的養女。由此,兩宮在生命最後時刻將大清國交給攝政王載灃,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因為不可能還有比載灃更親近、更合乎兩宮利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