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說晚清

辛亥年的棋,段祺瑞的子

字體:16+-

張謇(1853—1926),漢族,祖籍江蘇常熟。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

1911年發生的中國大革命,是各派政治勢力的一次正麵角逐,這些勢力在關涉民族大義國家根本利益尤其是人民福祉問題上,各有堅持、各有讓步,高風亮節令人敬佩。然而由於多年來階級鬥爭史觀深刻影響,特別是由於辛亥後政治發展中的利益糾葛,使我們在很長時期對辛亥年中國政治發展內幕不甚了了,對許多人物的政治選擇不太清楚。比如在這長達一百多天的膠著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段祺瑞,由於其後來的政治立場不僅與孫中山革命主流為敵,更由於其在“三一八”事件中被魯迅痛批,因而其在辛亥年所思所想與作為,我們都不太清楚了。我們不知道他在辛亥年的心跡,不知道他為什麽最早安排南北秘密交涉,最早向清政府發出退位通牒,又最早警告南京臨時政府要尊重曆史,善待清政府。段祺瑞是辛亥政治轉折的操盤手,是時局轉折中的關鍵人物。在某種意義上說,辛亥年的轉折與發展,其實就掌握在這個北洋係強人手裏。

戰爭並非解決危局的唯一手段

段祺瑞生於1865年,辛亥革命發生時四十六歲,職業軍人出身,先後就讀天津武備學堂和柏林軍校,被譽為“北洋三傑”之一,又被稱為“段虎”,是北洋係中排名僅次於袁世凱的重要人物。

與湘軍、淮軍將領相比,到了袁世凱、段祺瑞這一代新軍人,他們已與先前的舊軍人明顯不同了,他們不再是單純的魯莽武夫,不再是嗜血如狂的殺人魔王,他們在東西洋近代思想影響下,擁有相當民主的思想理念,知道中國應該走的政治方向,他們是近代中國軍人中的佼佼者,盡管他們並沒有完成近代中國軍隊國家化職業化改造,為後世中國遺留了戰亂的種子,但他們本身並不是戰亂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