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說民國

梁啟超:非典型的流亡者

字體:16+-

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號少荃(泉),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諡文忠。

1912年10月8日,也就是在武昌起義一周年前夕,流亡海外長達十四年的梁啟超高調回國,受到英雄凱旋般的歡迎。如果說與梁啟超有政治關聯的民主黨、共和黨盛大集會,為其歸來大造聲勢還能理解,因為他們畢竟還要在民國的政治架構下繼續活動。然而,不好理解的是袁世凱,他曾長時期被康有為、梁啟超攻擊,現在卻也盼星星盼月亮一樣地盼望著梁啟超歸來,不計前嫌,一再許諾,好像中國離開梁啟超就無法運轉,袁世凱政府離開梁啟超就要倒台似的。更不好理解的還有革命黨人,他們在過去十幾年“革命時代”,幾乎一直與梁啟超正麵衝突,然而現在黃興等革命領袖像恭候開國元勳一樣在天津守候多日,期待在梁啟超踏進國門第一時間給予接見;至於前清舊官僚、民國新官僚就更不必說了,前直隸總督張錫鑾、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等,也在天津列隊恭迎,排隊請客。整個天津在那段日子裏,簡直是為梁啟超一個人而存在。盛大隆重的歡迎活動一個接著一個持續數十天,弄得梁啟超自己都不好意思,他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一再“謙遜地”表示:真的想不到國內對他這樣歡迎這樣隆重,這些歡迎儀式太過盛大太過招搖,真的有點擔當不住了。在過去十幾年流亡日子裏,從來沒有想到過會有今天這樣的情形。此情此景,太令人難忘了。

百年後回望1912年,一個長時期堅定保皇反對革命的改良主義者,為什麽會在民國元年被尊為民國元勳呢?梁啟超究竟是怎樣從一個反對革命的保守主義者向共和主義者華麗轉身的呢?這其中究竟有什麽蹊蹺?

保皇背後的功利主義

其實,梁啟超被英雄般地歡迎是對的,因為他在此之前雖說長時期堅持保皇,堅持支持清政府的政治變革,維護體製,反對革命。隻是人們不太清楚,梁啟超維護體製、維護皇權、反對革命的堅定性非常有限,而且在關鍵時刻最先轉向,成為舊體製的終結者和新體製的共建者。隻是在過去一百多年,我們被梁啟超給出的近代史敘事所遮蔽,隻記住了他的改良一麵,忽略了忘記了他在晚清最後時刻走向政治反抗,加入造反者隊伍的事實。一百多年過去了,各種史料逐漸呈現出來,使我們有機會有可能重建這段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