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遺民:章太炎傳

3.與新軍閥的恩怨情仇

字體:16+-

20世紀20年代是中國政治急劇變化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章太炎敏銳觀察中國政治走向,提出自己的政治觀念。有人說,章太炎在這個時期是急劇向後轉、向右轉,如魯迅;也有人認為,章太炎還是有先見之明,比較早地看出了後世中國的許多問題。

1925年11月,奉係將領郭鬆齡灤州倒戈,發表反奉宣言,率7萬大軍攻占山海關,奪取綏中、興城等戰略要地,衝破連山防線,占領錦州。奉係主力不得不退出關內,撤回關外。當時,張作霖的五虎上將之一李景林以直隸省長的身份發布通電,宣布為了保境安民,呼籲張作霖下野,實際上是配合郭鬆齡的行動。

張作霖的奉係退出關內,使北京的政治局勢發生了變化。段祺瑞的執政府失去了奉係的有力支持,反而陷入馮玉祥的國民軍以及郭鬆齡、李景林的包圍之中,地位不穩,麵臨著多種可能。

北方政局的變化引起章太炎極大關注,段祺瑞地位不穩使章太炎很快想到民國法統,認為此乃天賜良機,是黎元洪重新出山取代段棋瑞、重建民國法統的最佳時機。

章太炎的這個想法並不是孤立的,當時具有這種想法的人相當普遍,他們也都知道章太炎與黎元洪有著不同尋常的關係,所以那些主張擁戴黎元洪再度出山的人士絡繹不絕前往章太炎寓所商談,尋找解決辦法,以正法統。

黎元洪出山或許是解決時局困境的一個選擇,隻是根據各方麵的觀察,思想極端左傾且有蘇俄背景的馮玉祥可能正在設法與郭鬆齡、李景林結盟,如果他們將黎元洪控製在手上,那麽情況可能更糟糕,馮玉祥的勢力必將隨著這一變局向南方蔓延,弄不好長江流域都將因此被“赤化”所並吞,黎元洪反而會成為馮玉祥手中的一個籌碼,甚至加劇全國的“赤化”。有鑒於此,章太炎改變思路,勸說黎元洪拒絕再度出山,靜觀時變,最好的結果是宜分而不宜合,段祺瑞、吳佩孚等人引退,廢置中央,然後南北各方暫時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