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設計師:董仲舒傳

二、天=上帝=自然界

字體:16+-

天是什麽?即天的內涵和它的規定性,是董仲舒思想體係中最不容易把握的問題之一。大體說來,董仲舒有時將天看作是一種超自然的實體,有時看作萬物之祖,世界之源,而在更多的情況下,則可直接等同於現代語言中的“自然界”。

在董仲舒對天的基本認識中,不必諱言存在著大量的因襲成分。“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無所殊,建日月風雨以和之,經陰陽寒暑以成之。”[1]世界萬事萬物都在於天和陰陽二氣化合而成,這種認識,明顯地帶有唯心主義的色彩。

但是,如果我們轉換一下評論的角度,就會發現董仲舒的這種看法並非全無道理。我們知道,《老子》在談到世界本源的問題時,曾把一切歸因於“道”與“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2]又說:“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3]這裏的道與無,一般認為是一個超越時空的無差別的絕對靜止的精神本體,因而老子的哲學傾向是唯心主義的,更確切地說,是“客觀唯心主義”。但是,也有學者認為,通觀《老子》全書,老子是把“道”作為“物本體”來表述的,它是一切存在物;這裏的“無”,則是絕對“有”的存在,“無”也就是“有象”、“有物”、“有精”的“道”或“散而為器”的“樸”。[4]假如這種理解有一定道理的話,老子的道與無,便就類似於希臘哲學中的物本體“無限”或“邏各斯”。“米利都人阿那克西曼德說,萬物的本原是無限者,因為一切都生自無限者,一切都滅入無限者。”因此有無窮個世界連續地生自本原,又滅入本原。他說出一個道理來證明本原是無限的:因為那化生一切的應當什麽都不欠缺。但是他沒有說出無限者是什麽,是氣,是水,是土,還是某種別的形體。[5]為了回答這種困惑,亞裏士多德更明確地說,“無限者沒有本原,因為說無限者有本原就等於說它有限。它作為本原,是不生不滅的。凡是產生出來的東西,都要達到一個終點,然而有終點就是有限的。所以說無限者沒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別的東西的本原,包羅一切,支配一切”。[6]如果老子的“道”與“無”與“無限”相似的話,那麽當然可以作出唯物主義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