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0年,武帝建元元年,漢武帝主持的策問,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對,頗得漢武帝的好感,董仲舒由此應該在西漢政治生活中開始發揮自己的作用。無奈,這次策問的結果並沒有向這個方向發展。丞相衛綰奏向漢武帝提出,“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奏可。於是董仲舒隻得出任江都相。
為江都相是董仲舒從政的開始。江都易王劉非是武帝的哥哥,“素驕、好勇”,且野心勃勃。他希望董仲舒能像管仲輔助齊桓公,範蠡、種、泄庸等“三仁”輔助越王勾踐那樣,幫助他奪取中央政權,“卒為霸主”。劉非並以此意征詢董仲舒的意見說:“大夫蠡、大夫種、大夫庸、大夫皋、大夫車成,越王與此五大夫謀伐吳,遂滅之,雪會稽之恥,卒為霸主。範蠡去之,寡人以此二大夫者皆為賢。孔子曰:‘殷有三人。’今以越王之賢,與。蠡、種之能,此三人者,寡人亦以為越有三仁。桓公決疑於管仲,寡人決疑於君。”
可惜,董仲舒是堅決維護中央集權政治體製的,其《公羊春秋》學對臣弑君的不義行為和不利於“大一統”的行為更是嫉惡如仇。於是,董仲舒借古喻今,好言相勸劉非潔身自好,安分守己,萬不可圖謀不軌。他說:“仲舒知褊而學淺,不足以決之。雖然,王有問於臣,臣不敢不悉以對,禮也。臣仲舒聞,昔者魯君問於柳下惠曰:‘我欲攻齊,如何?’柳下惠對曰:‘不可。’退而有憂色。曰:‘吾聞之也,謀伐國者,不問於仁人也,此何為至於我!’但見問尚羞之,而況乃與為詐以伐吳乎!其不宜明矣。以此觀之,越本無一仁,而安得三仁?”
仲舒接著說:“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致無為,而習俗大化。可謂仁聖矣。三王是也。《春秋》之義,貴信而賤詐。詐人而勝之,雖有功,君子弗為也。是以仲尼之門,五尺之童子,言羞稱五伯。為其詐以成功,苟為而已也。故不足稱於大君子之門。五伯者,比於他諸侯為賢者;比於聖賢,何賢之有?”[1]明確告誡劉非應維護漢家王朝的政治統一而不要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