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河渠六

字體:16+-

○直省水利

三代疆理水土之製甚詳。自井田廢,溝遂堙,水常不得其治,於是穿鑿渠塘井陂,以資灌溉。明初,太祖詔所在有司,民以水利條上者,即陳奏。越二十七年,特諭工部,陂塘湖堰可蓄泄以備旱潦者,皆因其地勢修治之。乃分遣國子生及人材,遍詣天下,督修水利。明年冬,郡邑交奏。凡開塘堰四萬九百八十七處,其恤民者至矣。嗣後有所興築,或役本境,或資鄰封,或支官料,或采山場,或農隙鳩工,或隨時集事,或遣大臣董成。終明世水政屢修,可具列雲。

洪武元年修和州銅城堰閘,周回二百餘裏。四年修興安靈渠,為陡渠者三十六。渠水發海陽山,秦時鑿,溉田萬頃。馬援葺之,後圮。至是始複。六年發鬆江、嘉興民夫二萬開上海胡家港,自海口至漕涇千二百餘丈,以通海船,且浚海鹽澉浦。八年開登州蓬萊閣河。命耿炳文浚涇陽洪渠堰,溉涇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潼田二百餘裏。九年修彭州都江堰。十二年,李文忠言:“陝西病鹹鹵,請穿渠城中,遙引龍首渠東注。”從其請,甃以石。十四年築海鹽海塘。十七年築磁州漳河決堤。決荊州嶽山壩以灌民田。十九年築長樂海堤。二十三年修崇明、海門決堤二萬三千九百餘丈,役夫二十五萬人。四川永寧宣慰使言:“所轄水道百九十灘,江門大灘八十二,皆被石塞。”詔景川侯曹震往疏之。二十四年修臨海橫山嶺水閘,寧海、奉化海堤四千三百餘丈。築上虞海堤四千丈,改建石閘。

浚定海、鄞二縣東錢湖,灌田數萬頃。二十五年鑿溧陽銀墅東壩河道,由十字港抵沙子河胭脂壩四千三百餘丈,役夫三十五萬九千餘人。二十七年浚山陽支家河,鬱林州民言:“州南北二江相去二十餘裏,乞鑿通,設石陡諸閘。”從之。二十九年修築河南洛堤。複興安靈渠。時尚書唐鐸以軍興至其地,圖渠狀以聞。請浚深廣,通官舟以餉軍。命禦史嚴震直燒鑿陡澗之石,餉道果通。三十一年,洪渠堰圮,複命耿炳文修治之。且浚渠十萬三千餘丈。建文四年疏吳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