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聖人,體二氣之權輿,賾三才之物象,乃創紀以窮其數,畫卦以通其變。
而紀有大衍之法,卦有推策之文,由是曆法生焉。殷人用九疇、五紀之書,《周禮》載馮相、保章之職,所以辨三辰之躔次,察九野之吉凶。曆代疇人,迭相傳授,蓋推步之成法,協用之舊章。暨秦氏焚書,遺文殘缺,漢興作者,師法多門。
雖同征鍾律之文,共演蓍龜之說,而建元或異,積蔀相懸,旁取證於《春秋》,強乩疑於《係》、《象》,靡不揚眉抵掌,謂甘、石未稱日官;運策播精,言裨、梓不知天道。及至清台眎祲,黃道考祥,言縮則盈,少中多否,否則矯雲差算,中則自負知時。章、亥不生,憑何質證?
高齊天保中,六月日當蝕朔,文宣先期問候官蝕何時,張孟賓言蝕申,鄭元偉、董峻言蝕辰,宋景業言蝕巳。是日蝕於申酉之間,言皆不中時。景業造《天保曆》則疏密可知矣。昔鄧平、洛下閎造漢《太初曆》,非之者十七家。後劉洪、蔡伯喈、何承天、祖衝之,皆數術之精粹者,至於宣考曆書之際,猶為橫議所排。
斯道寂寥,知音蓋寡。所以張胄玄佩印而沸騰,劉孝孫輿棺而慟哭,俾諸後學,益用為疑。以臣折衷,無如舊法。
高祖受隋禪,傅仁均首陳七事,言戊寅歲時正得上元之首,宜定新曆,以符禪代,由是造《戊寅曆》。祖孝孫、李淳風立理駁之,仁均條答甚詳,故法行於貞觀之世。高宗時,太史奏舊曆加時浸差,宜有改定,乃詔李淳風造《麟德曆》。
初,隋末劉焯造《皇極曆》,其道不行,淳風約之為法,時稱精密。天後時,瞿曇羅造《光宅曆》。中宗時,南宮說造《景龍曆》,皆舊法之所棄者,複取用之。
徒雲革易,寧造深微,尋亦不行。開元中,僧一行精諸家曆法,言《麟德曆》行用既久,晷緯漸差。宰相張說言之,玄宗召見,令造新曆。遂與星官梁令瓚先造《黃道遊儀圖》,考校七曜行度,準《周易》大衍之數,別成一法,行用垂五十年。肅宗時,韓潁造《至德曆》。代宗時,郭獻之造《五紀曆》。德宗時,徐承嗣造《正元曆》。憲宗時,徐昂造《觀象曆》。其法今存,而元紀蔀章之數,或異前經;而察斂啟閉之期,何殊舊法。至論征驗,罕及研精。綿代流行,示存經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