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記

黔遊日記二

字體:16+-

戊寅(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五日晨起,自鼎站西南行。

一裏餘,有崖在路右,上下各有洞,洞門俱東南向,而上洞尤空闊,以高不及登。路左壑已成澗,隨之南半裏,山回壑盡,脊當其前,路乃上躋,水則自其下入穴。盤折二裏,逾坳脊,是為梅子關。

越關而西,路左有峽,複墜坑而下,東西徑一裏,而西複回環連脊。

路循其上平行而西,複逾脊,始下陟。二裏,又盤塢中山西南轉,二裏,複西北上,一裏,是為黃土壩。蓋鼎站之嶺,至此中降,又與西嶺對峙成峽,有土山中突而連屬之,其南北皆墜峽下,中踞若壩然,其雲黃土壩者以此。有數家倚西山而當其坳,設巡司以稽察焉。又上逾嶺脊,共五裏為白雲寺。於是遂西南下,迤邐四裏,途中扛擔絡繹,車騎相望,則臨安道毋忠,以欽取皇帝取用入京也。司道無欽取之例,其牌如此,當必有說。按毋,川人,本鄉薦鄉試中舉人,豈果有卓異特達聖聰超乎尋常,獨特高妙像聖人一樣的聰敏耶?

然聞阿迷之僭據僭越名位,分裂割據未複,而輿扛之紛紜實繁,其才與操,似俱可議也。又至塢底,西北上一裏,為新鋪。由鋪西稍逾嶺頭,遂直垂垂下。

五裏,過白基觀。觀前奉真武,後奉西方聖人,中頗整潔。時尚未午,駝騎方放牧在後,餘乃入後殿,就淨幾,以所攜紙墨,記連日所遊;蓋以店肆雜遝,不若此之淨而幽也。

僧檀波,甚解人意,時時以茶蔬米粥供。下午,有象過,二大二小,停寺前久之。象奴下飲,瀕去,象輒跪後二足,又跪前二足,伏而候升。既而駝騎亦過,餘方草記甚酣,不暇同往。

又久之,雷聲殷殷震動聲,天色以雲幕而暗,辭檀波,以少禮酬之,固辭不受。

初,餘以為去盤江止五裏耳,至是而知駝騎所期舊城,尚在盤江上五裏,亟為前趨。乃西向直下三裏,有枯澗自東而西,新構小石梁跨之,曰利濟橋。越橋,度澗南,又西下半裏,則盤江沸然,自北南注。其峽不闊而甚深,其流渾濁如黃河而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