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用論

贅語

字體:16+-

此書之作,專以解決宇宙論中之體用問題。宇宙實體,簡稱體。實體變動遂成宇宙萬象,是為實體之功用,簡稱用。此中宇宙萬象一詞,為物質和精神種種現象之通稱。體用之義,創發於《變經》。參看《原儒·原內聖》篇。《易經》古稱《變經》,以其闡明變化之道故。晚周群儒及諸子,無不繼承《大易》,深究體用。《易經》亦稱《大易》。大概儒家未甚離孔子本旨。亦未能不離也,此不及詳。諸子百家著作當甚宏富,其於體用問題有無專論,今無從考。司馬談言“六藝經傳以千萬數”。據此而推,諸子皆大學派,其書決不少,而皆亡滅。王船山痛恨秦人毀學。惟道家有老莊殘篇可尋。老莊言道,道,即實體之名。猶未有真見。略舉其謬。老言混成,歸本虛無。其大謬一也。參看《原儒·原內聖》篇。老莊皆以為,道是超越乎萬物之上。萬物一詞,包含天地與人在內。《天下篇》稱老與關尹皆主之以太一。太一者,絕對義,即指道而稱之也。老雖反對天帝,而以道為絕對、為萬物之主,則近於變相的天帝。莊子曰:“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耳。”“若有”二字雖故作疑詞,而其實意與老氏不殊。倘真知體用不二,則道即是萬物之自身,何至有太一、真宰在萬物之上乎?此其大謬二也。明乎體用不二,則一粒沙子的自身便是大道昭著。沙子乃至大無外,而況人乎?莊子歎人之小,良不悟此。道家偏向虛靜中去領會道。此與《大易》從剛健與變動的功用上指點、令人於此悟實體者,便極端相反。故老氏以柔弱為用,雖忿嫉統治階層而不敢為天下先,不肯革命。此其大謬三也道家之宇宙論,於體用確未徹了。莊子散見之精微語殊不少,而其持論之大體確未妥。莊子才大,於道猶不無少許隔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