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文集

李夫人

字體:16+-

寅恪於論長恨歌時,已言樂天之詩句與陳鴻之傳文所以特為佳勝者,實在其後半節暢述人天生死形魂離合之關係,而此種物語之增加,則由漢武帝李夫人故事轉化而來。此篇以李夫人為題,即取長恨歌及傳改縮寫成者也。故就此篇篇末一節與長恨歌及傳之關係略為釋證數語,以供讀者之參考。至於此篇前段所用故實,則不過出於史記貳捌封禪書漢書玖柒外戚傳上李夫人傳,西京雜記貳,及穆天子傳陸諸書,皆世所習知者,無須贅引也。

詩雲:

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楊妃。縱令妍姿豔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

寅恪案:前三句取自長恨歌「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諸句。後一句則取自長恨歌「此恨緜緜無絕期。」之句,此固顯而易見者也。

又雲: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寅恪案:此即綜合文苑英華柒玖肆張君房麗情集本之陳鴻長恨歌傳中:

李延年歌曰,傾國複傾城。此之謂也。

及:

生惑其誌,死溺其情,又如之何?

與白氏長慶集壹貳長恨歌前之通行本陳鴻長恨歌傳中:

樂天因為長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於將來也。

等語之意改造而成者也。樂天之長恨歌以「漢皇重色思傾國」為開宗明義之句,其新樂府此篇,則以「不如不遇傾城色」為卒章顯誌之言。其旨意實相符同,此亦甚可注意者也。故讀長恨歌必須取此篇參讀之,然後始能全解。蓋此篇實可以長恨歌著者自撰之箋注視之也,而今世之知此義者不多矣。複次,此篇之廣播流行,較之長恨歌,雖有所不及,但就文章體裁演進之點言之,則已更進一步。蓋此篇融合長恨歌及傳為一體,俾史才詩筆議論俱匯集於一詩之中,已開元微之連昌宮詞新體之先聲矣。讀者若取長恨歌及傳與連昌宮詞及此篇參合比較讀之,並注意其作成之時間,自可於當時文人之關係與文體之關係二端得一確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