釧影樓回憶錄

兒童時代的娛樂

字體:16+-

在我十歲以前,蘇州有什麽娛樂呢?就記憶所得,略為述之。

第一,我就要說戲劇了。當時蘇州的戲館,城內隻有一家,在郡廟前,就是上文說過,父親帶我去而適逢忌辰的那一家,專唱昆劇的。城外也有一家,在閶門外的普安橋,那是唱京戲的。這兩家戲館,都不是常年唱戲的,有時唱戲,或兩三個月,便即停止,或另一個戲班來上演了。

當時蘇州有一個禁令,城裏隻許唱昆劇,不許唱京戲,所以京戲到蘇州來,隻許在城外普安橋那個戲館裏唱。蘇州當時的戲劇,以昆劇為正宗,其餘所謂京班、徽班等等,都好像野狐禪、雜牌軍一般。而且當時城內城外,好像分了兩個疆界,城裏是要整肅的,不能五方雜處,城外就可以馬馬虎虎一點了。

唱昆戲的都是蘇州本地人,縉紳子弟,喜歡拍曲子的很多,有時也來一個“爺台會串”(又叫作清客串),哄動城廂內外,真是萬人空巷。京戲在蘇州,卻沒有那種盛況。京戲大概是從上海來的,也有從各方來的,他們所謂外江班,到蘇州來打野雞的。昆劇為士大夫所欣賞,從不加以禁止,京戲則有時要加以取締了。京戲中有許多如《賣胭脂》《賣絨花》《打櫻桃》《打齋飯》《小上墳》《**湖船》等,官廳目為**戲,便禁止不許唱了。(按:從前無警察,所謂官廳者,指縣衙門而言。)

除戲劇而外,蘇州最流行的是說書。說書分兩派,一派說大書的,稱之為平話,隻用醒木一方,所說的書,如《三國》《水滸》《嶽傳》《英烈》《金台傳》之類;一派說小書的,稱之為彈詞,因為它是要唱的,所以有三弦、琵琶等和之,所說的書,如《描金鳳》《珍珠塔》《玉蜻蜓》《白蛇傳》《三笑姻緣》之類。這些大書小書,我都聽過,但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兒童,都是喜歡大書,不喜歡小書;因為大書是描寫英雄氣概,小書隻是扭扭捏捏,一味女人腔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