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前章,曾分《時報》為兩時期(黃伯惠接辦後,乃另一組織,不算在內),辛亥以前為前期,辛亥以後為後期,確有此種境界。
原來江蘇諸元老,合謀接收席子佩申報館,聘請陳景韓,事前把狄楚青瞞住,他一點也沒有知道,並且連我也一點沒有知道。因為倘被楚青知道,他決不肯放景韓走的。及至他知道時,事已大定了,楚青的憤恨可以想見。因為景韓是楚青言聽計從的人,凡事都與他商量。以前如雷繼興走了,林康侯走了,他並不十分置念,況且他們也並非跳槽,現在景韓走了,似挖去他心頭之肉,他真的要和史量才拚命了。可是上有江蘇元老派(如張謇、趙鳳昌等)的壓力,下有息樓裏一班朋友(如沈信卿、黃任之等)的幫腔,玉成其事,而且他們是有政治力、經濟力,楚青卻是孤掌,難與為敵。
還有,狄楚青雖是江蘇人(他是溧陽縣人,屬於鎮江府),卻與上海的一班鬆江人、蘇州人、常州人,不大融洽的。即以息樓的一班朋友而言,都是上海本地人和鬆江府屬人為多,都不是他原來的朋友。他的一班舊友、老友,從來不到息樓中來,息樓雖是附屬於時報館的,他卻也難得來。這是一弱點。其次,辛亥革命成功,《時報》雖已脫離了康、梁的關係,這個保皇黨的餘臭仍在,不能在這個時候吃香,這又是一個大弱點。而《申報》以舊日威權,新興勢力,一切要改革上海新聞界頹風,重整旗鼓,氣象萬千,那得不大都來傾向呢?
於是黃任之、林康侯等向楚青來勸慰,說這是元老們所主張,要辦好《申報》,非請冷血出為總主筆不為功,但《申報》的編輯事,仍由張蘊和總其成。景韓可以算不曾脫離《時報》,仍舊時常到《時報》看看,你有什麽事,可仍與他商量。你還有天笑咧,景韓所擔任的一切,如專電、要聞各欄,可由天笑任之。楚青還有什麽話可說。於是我就頂了景韓這個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