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謂周初追封李虎為唐國公暗示其與趙郡之關係者,實指當時擬此封號者聯想李氏與趙郡之關係而言。蓋李虎生前初封之趙郡公及徙封之隴西公,皆郡公也。郡公進一等則為國公。(參考周書肆拾、北史陸貳尉遲運傳,隋書貳捌百官誌下等。)凡依等進封,以能保留元封之名為原則,故其取名多從元封地名所隸屬之較大區域中求之。若不得已,則於元封地名相近之較大區域中求之。若猶無適當之名,則盡棄與元封有關之名,別擇一新號。考李虎之追封唐國公,當在周初受魏禪,大封佐命功臣之時,即與孝閔帝元年春正月乙卯進封趙郡公李弼中山[郡]公宇文護等為趙國公晉國公等同時。(見周書叁孝閔帝紀、壹壹晉**公護傳、壹伍李弼傳及北史伍柒邵惠公顥傳附子護傳、陸拾李弼傳等。)趙為郡名,亦古國名。故李弼即由趙郡公進封趙國公,同時自不得以趙國公追封李虎。隴西隻是郡名,而非國名,不可作國公之封號。於是當日之擬封號者不得不聯想及於與趙郡及隴西郡有關之古代國名。通典壹柒肆州郡典略雲:
天水郡。秦州,古西戎之地,秦國始封之邑,領縣五。成紀。
隴西郡。渭州,春秋為羌戎之居。秦置隴西郡。
同書壹柒捌州郡典雲:
趙郡。趙州,春秋時晉地,戰國時屬趙,領縣九。昭慶。(寅恪案,魏書壹佰陸上地形誌南趙郡廣阿縣即昭慶,有堯台。)
博陵郡。定州,帝堯始封唐國之地,戰國初為中山國,後為魏所並,後又屬趙,秦為上穀巨鹿二郡之地,漢高帝置中山郡,景帝改為中山國,後漢因之,晉亦不改,後燕慕容垂移都於此,(都中山,置中山郡。至慕容寶為後魏所陷。)後魏為中山郡,領縣十一。望都。(堯始封於此,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