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話

兩座廟的興廢

字體:16+-

最近有一個偶然的機會,路過古北口,參觀了一座“楊家廟”,新修的廟宇,煞是好看;回來路過潮白河畔的狐奴山下,又尋訪了一座“張公廟”,卻隻剩下一堆瓦礫,已經看不見廟宇了。這兩座廟的一興一廢,使人不禁會發生一起感慨。

古北口的“楊家廟”是經過文化機關撥款興修的廟宇,並且由住在廟裏的道士負責看管,遠近聞名,參觀的人很多。由於楊家將的傳說,流傳久遠,深入人心,各地方的群眾都希望自己本地的曆史,與楊家將能夠發生某些聯係,這種感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認真考察實際存在的曆史文物,我們就不能把傳說當做真跡。

據《宋史》《楊業傳》稱:“業老於邊事,遷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契丹入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京而出,由小徑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以功遷雲州觀察使,仍判鄭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見業旌旗,即引去。……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業副之。……連拔雲、應、寰、朔四州,師次桑幹河。”最後楊業戰敗被擒的地方,也是在雁門關以北的陳家穀口。可見這位“老令公”活動的地區,始終隻在雁北、察南,根本沒有到過古北口附近。

至於楊業的兒子楊延朗(後來改名為延昭)、孫子楊文廣,在《宋史》上都有小傳,附於《楊業傳》後。延郎最初隨他父親到過朔州前線,當過先鋒,後來他自己作戰的地方,就在莫州、保州、高陽關等處,即現今河北的任丘、清苑、高陽各縣境,離古北口很遠。文廣最初隨範仲淹在陝西,隨狄青到廣西,這且不說;後來任成州團練使、興州防禦使、定州路副都總管,這幾個地方也都在現今河北的清苑、定縣,山西的興縣等地,也離古北口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