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話

水上菜園

字體:16+-

你看見過浮在水麵上的菜園嗎?我想可能有一些人肯定地沒有看見過,甚至不會相信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然而,這不但是事實,並且是合乎科學的,值得我們加以提倡和試驗。

唐代有一部書,名為《玉堂閑話》,作者無名氏。書上有一段記載,是關於水上菜園的,它寫道:

“廣州番禺,常有俚人牒訴雲:前夜亡失蔬圃,今見在某處,請縣宰判狀往取之。詰之則雲:海之淺水中有荇藻之屬,風沙積焉,某根厚三五尺,因墾為圃,以植蔬。夜為人所盜,谘之百裏外,若浮筏故也。”

看起來,遠在唐代,這種水上菜園在廣東沿海地區就相當流行了,其他地區是否當時也有,雖然這部書上沒有一一交代,但是後來在福建、浙江等地卻有類似水上菜園的形式出現。

這種水上菜園的數量頗為不少,所以僅僅番禺縣就“常有俚人牒訴……失蔬圃”。既然說是“常有”,顯然不是個別的。而且這裏所舉的不過是提出控訴的一部分例子,至於沒有提出控訴的當然還有。那末,我們不難推想得到,其他種植水上菜園而沒有失盜的,無疑地就有更多了。

如何形成這樣的水上菜園呢?番禺縣的這個例子表明,這種水上菜園是由水中荇藻之屬堆積而成,形如浮筏,厚度約有三五尺以上,可以種植蔬菜。明代徐光啟的《農書》等也曾描寫這種浮筏式的菜園,當時叫做“葑田”。這種菜園是“以鐵索係於水邊”,所以不容易被水漂走。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水上菜園出現呢?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在南方人口稠密的地區,農民們十分重視園藝的經營。種菜園的人們,收入比普通農民要高出好幾倍,生活水平自然也高得多了。但是,在這些地區,耕地麵積卻相對地少於他處,因此,人們不能不想出千方百計,力求增加耕地麵積,特別是要增加蔬菜種植的麵積。恰好在南方各地,江河、湖泊、沼澤以及沿海一帶,水麵較大,人們就想出了一些辦法,與水爭地。過去有許多圩田、圍田等,便是人們與水爭地的最常用的方法。而水上菜園則是另一種方法,實際上這種方法比圩田、圍田遠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