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讀過中國舊式俠義小說,如《水滸傳》等古代英雄故事的人,大概都會記得那些“綠林好漢”常用的語言。除了一部分“江湖黑話”以外,它們往往反映出人類社會生活以及自然界的一些最普通的現象。從它們所反映的現象中,如果加以分析,有時也能夠發現很重要的道理。
比方,當著好漢們揮手分別的時候,常常異口同聲地說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這樣的豪言壯語,不但表示了古代被壓迫人民對於自己的前途充滿著希望和信心,同時也表示了他們對於祖國和家鄉的壯麗河山懷著無限的熱愛。然而,更重要的是這句話裏頭還包括了一條自然的規律。
就自然界的本來麵目而言,青山總是不會改變的,這應該算是合乎邏輯的判斷吧。正因為山是長青的,所以水也才能永遠**漾著綠波。誰不喜歡青山綠水呢?這不隻是為了賞玩風景,而且是為了人民的健康和國家建設的需要。問題在於山怎麽會青,而青山又怎能保持不改?這就涉及了一大套專門的知識和經驗。
一般地說,有山必有林,所有的山林都是天然生長和天然更新的。不同的土質生長不同的林木,這也是由客觀的自然條件所決定的。因此,如果沒有特殊的災害發生,青山自然不會改變,綠水自然也會長流。但是,由於人類社會長期經曆了階級剝削和戰爭破壞,自然界也不斷發生洪水泛濫、火山爆發、地震山崩等巨大的災害,無數的森林被毀壞了。所以植樹造林就成了我們不能不重視的一件大事。
曆代對於山林的管理,曾經有過一些製度,設有專職的官吏。如《周禮》載“山虞掌山林之政令”,“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所謂“山虞”可以說是林業專員,“林衡”可以說是林區警察。當時法令規定各村社必須植樹造林。正如《周禮》所載:“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與其野。”在這一句下頭,朱熹的注解是:“所宜木,謂若鬆、柏、栗也。若以鬆為社者,則名鬆社之野,以別方麵。”可惜這些早已成了曆史的陳跡,否則,到處留下鬆樹林、柏樹林、栗子林等等,夠多麽好啊!由此可以想見,我們的祖先對於造林的積極性,確實也很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