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最後一天,按照中國古老的說法,就叫做除夕。據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所載,古來“除日驅儺,除夜守歲,飲屠蘇酒”,乃是慣例。我們現在過新年雖然用不著這一套,但是,了解一下這中間究竟有什麽道理,卻又何妨?
除日驅儺是一種迷信。唐代李綽的《秦中歲時記》說:“儺皆作鬼神狀,二老人為儺公婆,以逐疫。”這一類跳神跳鬼的把戲,現在已經騙不了人,不用提了。可是驅儺的意思是要驅逐疫癘之鬼,與我們現在說的送瘟神的意思相同。這表明了我們的祖先經常受到疫癘的侵襲和威脅,他們為了保全自己和子孫的生命,不能不千方百計地向疫癘進行鬥爭。這種精神未可厚非,不過他們迷信巫術能夠驅儺則是完全錯誤的罷了。
至於除夜守歲也是很古的習慣。奇怪的是,高承在《事物紀原》中卻認為這習慣是唐代才開始的。他說:“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寢,謂之守歲。按守歲之事,三代前後典籍無文。至唐杜甫守歲於杜位家詩雲: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疑自唐始。“其實,唐以前已有守歲的習慣。在南北朝時代,梁朝的庚肩吾、徐君蒨等人都有守歲的詩文。徐君蒨《共內人夜坐守歲》的詩,從前私塾老師往往教學生背誦。這首詩寫道: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裏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而杜甫的《杜位宅守歲》那首詩當然是晚出的了。這首詩在《杜工部詩集》中並不怎麽引人注意,它的原句是: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曆來許多著名的作者,差不多都寫了除夕守歲等等詩詞,內容大致也不外乎回了過去,展望未來,做一些自我檢查和總結。有的作者特別認真地這樣做。例如,我們熱愛的唐代大詩人賈島,每逢除夕就要“祭詩”。請看唐代馮贄的《雲仙雜記》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