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就懂的黃帝內經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字體:16+-

黃帝說:醫學之道真是深奧啊!它就像深淵一樣深不可測,又像天空中的浮雲一樣變幻莫測。深淵雖然深,但我們還能想辦法測量它的深度;可是浮雲飄忽不定,我們根本無法捉摸它的邊際。真正高明的醫術,就像聖人一樣,是眾人的榜樣。他們討論醫學問題,總是遵循一定的法則,順應自然規律來探索醫學理論,這樣才能真正為眾人帶來福祉。

雷公聽了黃帝的話,感到自己年少無知,見識淺薄,對醫學的理解還隻停留在表麵,於是恭敬地回答說:我從未聽說過五過和四德,雖然我能比類形症名目,但也隻是空洞地引用經義,內心並沒有真正明白其深遠博大的道理。

黃帝解釋說:醫生在給病人看病前,一定要先了解病人的生活背景。比如,有些病人原本地位顯貴,後來失勢了,他們即使沒有受到外邪的侵襲,也會因為內心的苦悶而生病,這種病叫做“脫營”。還有些病人原本富貴,後來窮困潦倒,也會生病,這種病叫做“失精”。這些病都是因為五髒中留下了邪氣,使病情不斷惡化。

一般醫生在看病時,如果看不到明顯的髒腑病變,就很容易忽略病情。但病人的身體卻在不斷消瘦,精氣漸漸衰竭,直到病情越來越嚴重,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這其實是因為病人長期情緒抑鬱,損耗了身體的衛氣和榮血。如果醫生不仔細詢問病人的情況,就很難找出病因,也就無法治愈疾病。這就是醫生的第一種過失。

黃帝繼續解釋說:醫生在看病時,還要詢問病人的飲食和居住環境,以及是否有過大的情緒波動。因為這些都會損耗病人的精氣,使病情加重。如果醫生不懂得這些道理,就無法正確地診斷疾病,也就無法治愈疾病。這就是醫生的第二種過失。

擅長診脈的醫生,能夠通過脈象的細微變化來判斷病人的病情。但如果醫生不懂得這個道理,那麽他的診斷就沒有什麽價值了。這就是醫生的第三種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