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大民:王誌綱話說中國人(繼林語堂《吾國與吾民》之後又一部寫透中國國民性的力作。《吾國與吾民》讓外國人讀懂中國人,《大國大民》讓中國人讀懂中國人)

陝西的三副麵孔

字體:16+-

“陝西”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西周,當時隻是一個籠統的地理概念,大致指的就是陝原(今河南三門峽陝縣西南)以西的一大片區域。

今天的陝西,是一個由三塊完全不同的地貌單元捏合在一起的省份,除了陝北的粗獷豪邁,八百裏秦川關中平原的深沉雄渾,也有陝南的鍾靈毓秀、南國風情。這也導致了很多人對陝西的印象流於片麵。

其實也不怪別人,這個組合的確莫名其妙。白頭巾黃土地的陝北、八百裏秦川的關中平原,勉強能捏在一起;但一道秦嶺橫亙全省東西,陝南這塊山那邊的飛地,怎麽能“捏”到一起呢?

這其實要從省域劃分的原則開始講起,中國曆代劃省都秉承著兩個原則:山川形便、犬牙交錯。

在宋朝之前,關中、陝北一直沒有和陝南“捏”到一起過。但是,陝南——特別是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此外,漢江的澆灌又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咽喉要地”還是“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為了防止蜀地據險自重,成為國中之國,自元代起,統治者特意把陝南劃分給了陝西,形成犬牙交錯的省域格局。

話又說回來,關中、陝北、陝南雖然在自然上關係不大,但在人文上淵源很深。當年劉邦被項羽從“關中王”改封“漢王”,就是封在漢中。劉邦靠此沃土休養生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迅速打下了關中地區,一統天下,由此才有了漢室基業。

陝南的商洛曾是戰國時期商鞅的封地,曾是“商山四皓”的隱居地,曾是李自成屯兵養馬、休養生息之處,商於古道也在此地,和關中的聯係可謂千絲萬縷。

陝南劃歸陝西之後,也不可避免地帶上了老陝的耿介之氣,典型案例就是周老虎周正龍。拍虎風波過去十來年了,周正龍從2012年出獄至今也七八年了,他仍未停止找老虎,大約每隔十天去山裏一次,陝西人的倔、認死理表現得淋漓盡致;要是換成四川人,恐怕早哈哈一笑,喝茶打麻將去了。從這點上看,陝西還真是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