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曾寫過一首詩:
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
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
幾年前在我給江浙做策劃的時候,當地的領導對我說:“當年劉伯溫說的‘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現在看來真有可能了。”
我回答說:“在‘雲貴勝江南’的過程中,雲南是上半場,貴州是下半場,好戲還在後頭哩。”
自古雲貴是一家,但它們的發展走向了兩條路。雲南是壩子,在陽光下完美地展現自己的風情;貴州則是一片溝壑,你很難一下子就窺探到它的神秘。
雲南的少數民族形成了大板塊的團體,貴州的少數民族都是在溝壑中插花般的分布著。山水切割了地麵,阻礙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使世居貴州的民族始終難以形成諸如鄰省雲南曆史上的滇國、南詔國、大理國等政治經濟實體。
從事策劃行業二十多年來,我幾乎走遍了雲南的山山水水,從昆明世博園,到大香格裏拉,一直到西雙版納,深度地參與了雲南的休閑旅遊策劃。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雲南領跑上半場後,下麵就輪到貴州了。
很多人了解完雲南之後,就會以為貴州和雲南差不多。其實,貴州在千溝萬壑裏麵的神秘與神奇,像一塊神奇的“豆豉粑”,很值得人們去花時間琢磨。
因此,我曾大膽預言,在“吃飽了撐的”的大休閑時代,貴州會在雲南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從1.0版本到2.0版本,從觀光遊到體驗遊,真正地領跑下半場。
兩年前我在貴州省作報告的時候,也講到了這個觀點:雲南上半場,貴州下半場。天時、地利、人和齊備,貴州後來居上的機會已經來了。不久後在貴州召開的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上,時任省委書記專門重複了這一觀點,並表示高度認同。
天時——大休閑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