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

平滅南越叛亂

字體:16+-

元狩四年(前139 年)以後,作為西漢王朝最大邊患的匈奴帝國,在經曆三次大規模戰爭衝擊後已元氣大傷。驃騎將軍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號角聲驕傲地宣布,自秦末爆發而興的匈奴帝國及其控弦鐵騎已無力在大漠以南與西漢王朝相抗衡。

曆時近15 年的西漢王朝反擊匈奴戰爭,最終以漢武帝誌滿意得告終。盡管這場戰爭是殘酷的,勝利的代價是沉重的,但是漢王朝第一次用鐵與血樹立起天朝大國的尊嚴,在東亞大陸兩大強國的國力角逐中贏得了最終勝利,並有可能將其關注的視線拓展開去,重新審視其廣大的周圍環境,確定新的進取目標。

元鼎四年(前113 年),發生的兩件事更能使漢武帝一度平靜的心境重新燃起進取之火。一是“其夏六月,汾陽巫錦為民祠魏脽後土營旁,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至長安,公卿大夫皆議尊寶鼎”,這對一向好仙求瑞的漢武帝來說不啻為一大喜訊。與其同時,財政改革業已初見成效,使他更堅信皇天對自己的偏愛。

另一件事則是屯田敦煌的南陽新野人暴利長獻上在渥窪水所捕獲奇馬。漢武帝一時興起,作了寶鼎、天馬的歌賦。這位雄才大略的漢天子決定趁此祥瑞誌得之際,徹底對其帝國四境加以經略。

南越地區廣大,東西南北有數千裏,經濟文化相當發達。南越是秦朝南海郡尉趙佗建立的國家。趙佗本來是真定人,秦統一嶺南地區後,在這裏設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三郡,命趙佗為龍川縣令。

秦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後,病重中的南海郡尉任囂見秦將亡,於是偽造詔書,使好友趙佗代替自己為南海郡尉。任囂死後,趙佗誅秦所置的官吏,斷絕通往中原之路。高帝三年(前204 年),建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

高帝十一年(前196 年),遣陸賈使南越賜趙佗南越王印,希望他團結百越,不為南邊患害。陸賈初至南越,見趙佗態度傲慢,就曉之以大義,諭以利害,說:“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墓都在真定。如今竟背父母之國,忘骨肉之情,棄中原冠帶,想與漢天子抗衡而為敵國,必將大禍臨頭。朝廷聞足下不服從漢,掘燒你的祖墳,滅你的宗族,派一偏將率兵十萬殺王,不過覆手之勞。足下應該出郊迎我,向北麵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