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叢書:玄奘

菩提樹下的痛哭

字體:16+-

玄奘一行登上了岸,進入了那爛陀寺。這裏可以說是玄奘來印度的主要目的地,這裏的人都很崇尚學術,禮聖敬賢。境內有僧侶萬餘,寺院五十多座,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幾個盛行佛教的地方,大乘佛教是摩揭陀的主要流派。在由玄奘所述、弟子辯機編著的《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國家一共是一百三十八個,而摩揭陀一國就占用了第八卷和第九卷兩卷的篇幅,那裏的聖跡之多由此可見一斑。摩揭陀國的重要性還在於這裏曾經是阿育王的都城,這個孔雀王朝偉大的護教者使佛教的影響逐漸擴大。同時釋迦牟尼也是在這裏深入禪定,降伏諸魔,看破生老病死痛苦之本原,最終得大解脫而成正覺,可說是佛教生命的起源地。

孔雀王朝的開國君主旃陀羅笈多本是摩揭陀國的武士,他打敗了亞曆山大大帝派駐在北印度的菲利普斯將軍,將希臘軍逐出印度,占據今印度西北印巴交界的旁遮普省一帶,然後又揮軍南下攻占了摩揭陀國,於公元前322年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以摩揭陀國為重心。

玄奘在摩揭陀國參觀了三處故都遺跡,其中兩個是釋迦牟尼時代,頻婆裟羅王的王舍城與稍後的新王台城;還有就是阿育王的新都波吒釐子城。玄奘最先參觀的是波吒釐子城,其餘兩城則是玄奘安頓在了那爛陀寺以後去的。

早在釋迦牟尼在世的時代,摩揭陀政府就打算把波吒厘子城建設為軍事重鎮,佛陀曾預言了它的繁榮,兩個世紀以後,阿育王由王舍城遷都至此,應驗了佛陀的預言。阿育王在此號令全國,並將此地作為佛教的傳教中心。但經過八九個世紀歲月的消磨,這裏已成一堆廢墟。

舊城的北方就是恒河,岸邊有高達數十尺的石柱。這裏是令人談之色變的“地獄”的遺址。起初阿育王仍是一個暴君的時候,曾在這裏施行過各種慘不忍睹的酷刑。不過後來阿育王一心歸佛,就廢除了那些酷刑。如今它已變成一個有千戶人口的大城,玄奘在這裏停留七天,參觀了一座供有釋迦牟尼舍利的佛塔,據說是阿育王所建八萬四千座塔之一。雖說這個數字有些誇大,但玄奘一路走來,幾乎處處都可以見到阿育王所建的佛塔,可想而知阿育王所建的佛塔數目還是相當驚人的。那裏的一所寺院內有一個足跡狀的石頭,長一尺八寸,寬六寸,叫做“佛腳印”。據說釋迦牟尼生前最後一次遊化,從吠舍釐走到此處,向阿難說:“這裏是我最後一次眺望金剛座和王舍城的地方。”說這話時,他正好踩在恒河邊一個方形的大石頭上,於是此處就變成了“佛腳印”這個聖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