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叢書:玄奘

深入研究

字體:16+-

佛學研究中心

那爛陀寺住持派四名高僧前來迎接,玄奘跟著他們走了大約一百裏,終於來到了那爛陀寺。“那爛陀”本義為“施無厭”。

傳說那爛陀寺的南麵有個芒果林,林中有個水池,池中有條名叫那爛陀的龍,因寺廟建在這個水池旁,就以此為名。釋迦牟尼涅槃以後,連續六代的摩揭陀國王都在此興建寺廟,最後在外圍砌成一道大磚牆,把所有寺廟圍起來,成為大伽藍。伽藍設有一座總門,內部分成八院,各院均擁有自己的庭園。整個建築看來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園中景致很美,有樹木,有流水,圍牆外是芒果林,規模宏大,建築美輪美奐,印度數以萬計的伽藍無一可以比擬。

那爛陀寺就相當於一個完整的佛教大學,以大乘佛典為主,兼有小乘佛教的課程,寺中僧侶在一萬人左右。此外佛教經典之外,僧人們還兼修《吠陀》古典經文及因明學、聲明學、醫藥以及數學等課程。

當時摩揭陀國的統治者就是曲女城的戒日王,戒日王大力支持佛教,所以那爛陀寺的經費來源穩定,戒日王曾下令以一百邑,也就是兩萬戶人家為那爛陀的封邑,這兩萬戶人家每天進奉的米、乳酪和牛奶多達幾百石。

生活條件豐裕,僧侶們就可以專心研讀,所以那爛陀從四五世紀以來就是印度的佛學研究中心,培養出了大批大師,例如掀起印度空宗、有宗大辯論的清辯論師與護法論師,以及護法之傳人戒賢大師、智光大師。

寺內的高僧大德都能嚴守戒律,自興建七百多年以來,還不曾發生過違犯寺規之事,這是寺內僧侶最感驕傲的一點。那爛陀的寺規嚴格,第一原則就是絕對不準僧侶們有任何藏私,每個人住的僧房都隻裝一扇很高的門,沒有門簾,相互間可以看得很清楚。一旦有事,就集合全體上萬僧侶一起討論,場麵很是壯觀。據說遇有重大事件,需要僧侶一一表決,隻要一人不讚同,則事不得成。管錢糧的,哪怕是私取半升之粟,就會被毫不留情地逐出寺院。那爛陀寺僧侶不受政府管理,一般人民必須入王籍,僧侶則不列入,犯寺規的人要交由僧眾大會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