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第五百六十三章 宠女狂魔上线

字体:16+-

家里人少,没那么热闹,张淑珍就说早点儿煮饺子,早点吃完了休息。

十点半来钟,锅里水开了,张淑珍和周青岚去煮饺子,盛连成领着儿孙去外面发纸、摆供、放鞭炮。

正好饺子煮熟,外头的鞭炮也放完了,老少爷几个乐呵呵进屋吃饺子。

牛肉大葱馅的饺子,肉多葱少,薄薄的面皮里头就是个肉蛋儿。

那饺子馅调的好,汁水足,吃进嘴里肉香混着葱香,老好吃了。

“嗯,好吃,今晚上这饺子真不错。快来吃,多吃几个。”

盛连成边吃边点头,然后从盘子里挑出元宝形的饺子,放到孩子们面前的小盘里。

为了哄孩子,张淑珍特地包了几个元宝饺子,里头放着钱。

盛新华、盛新宇都大了,爷爷奶奶用的这些把戏,他们早就清楚。

盛欣玥和盛欣琪还小,吃着个钱,把俩丫头乐得手舞足蹈。

就这样,哄着孩子们多吃几个饺子。

这种几乎纯肉的饺子特别降人,吃不上多少就感觉顶住了吃不下去。

最近这些日子,家里天天做好吃的,还动不动去各家吃席,肚子里根本不缺油水,吃的就更少了。

不多时,大家伙儿都撂下了筷子,张淑珍往桌上一看,还剩下好几盘呢。

“这咋都吃不动饭啊?剩这么多,留着明天吃吧。”

于是,把剩下的饺子端下去,桌子也收拾干净了,一家人坐炕上看电视。

今年的春晚节目还行,有几个相声小品挺好看的,大家伙儿看的津津有味。

没过多会儿,十二点倒计时,一家人瞅着墙上的表,心里也在默念着。

等十二点钟声响起,盛希平领着妻儿,给父母拜年。

盛连成和张淑珍坐在炕上,满面笑容的看着儿孙们,心里别提多美了。

“过年好,过年好,都好啊。来,这是给你们的红包,都拿着。”

老两口拿出早就预备好的红包,分给孩子们。

孩子们拿了红包,欢天喜地的去一边玩了。

盛连成坐在炕上,瞅了瞅盛希泰,“老儿子,咱家就剩你没结婚了啊。

抓点儿紧,赶紧找个对象,等着研究生毕业了,该结婚就结。”

家里这六个孩子,就剩老疙瘩没着落了,平常日子盛连成不说啥,今天没忍住,开始催婚。

盛希泰一听这话,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爸,你这也太着急了,我这还有一年半毕业呢,那么着急干啥?”

“怎么不着急?对象不得先处着么?要不然咋能毕业了就结婚啊?总不能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就结婚吧?”

张淑珍与盛连成想法一致,眼下结不了婚,可以先处着嘛。

处一年两年的,都熟悉了,感情也到了,正好毕业结婚,多好?

“趁着我现在体格还行,你结了婚早点儿要孩子,我还能给伺候个月子,帮忙照看照看孩子。

再过几年我七老八十了,还能干啥?”

张淑珍是三三年出生的,过完年就五十八了,等盛希泰毕了业,结婚生子,估计张淑珍就六十多了。

上了岁数的人,一年不如一年,再晚,张淑珍就怕自己帮不上孩子什么,反而还得要别人照顾。

盛希泰张嘴刚想说什么,柜子上的电话响了,他一个箭步冲过去,赶紧抓起来电话。

“二哥,过年好,嗯,嗯,咱爸咱妈都在呢,你等会儿。”

是盛希安打回来的电话,盛希泰扭头,招呼父母过来接电话。

盛连成两口子一听说是老二打来的电话,赶紧挪到炕稍,接过来电话,跟那边唠嗑。

盛希安两口子连同盛欣瑶,在电话里给二老拜了年。

尤其是盛欣瑶,小小的人儿,声音甜甜脆脆,拜年嗑儿一套一套的,把老两口逗的合不拢嘴。

盛希安刚打完电话,接着盛希康、盛云芳等人,也都陆续打了电话回来,给父母和兄嫂拜年。

之后,盛连成又让儿子往老家拨电话,给盛连义、张守志他们都打过去电话拜年。

这一圈电话打下来,就快一点了。

盛新华几个虽然下午睡了点儿,此时也困的直瞌睡。于是,大家伙儿收拾收拾,睡觉去了。

大年初一,人们换上了新衣服,收拾的干净利落,一个个精神焕发的出门,走亲串友互相拜年。

盛希平等人今年都在林场,所以家里格外热闹,从早到晚客人就没断流儿。

初二又玩了一天,正月初三,盛希平陪着周青岚和孩子们,前往省城,去老丈人那儿。

路上七八个钟头,总算下午赶到了地方。

亲人见面,自然是无限欢喜,周明远父子拽着盛希平坐下,亲热的聊天。

王春秀则是领着儿媳妇们,赶紧收拾饭菜,准备开饭。

周明远今年虚岁六十一了,按正理今年就该退休。

他在黑省这几年,干的不错,各方面成果都比较突出。招商引资、林产品综合利用,都有显著成果。

什么冰棍杆厂、一次性木筷厂、百叶窗厂、地板块厂、木雕厂、胶合板纤维板厂等等,效益都不错。

林下经济,也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跟一些药材公司、饮料厂等签订合同,种植药材、小浆果、培植药用和食用菌等等。

上级领导十分欣赏周明远,听那个意思,有意要留周明远几年。

周明远对此倒也没啥想法,只要组织上需要,他晚退休几年也无所谓。

周清扬在部队上发展的也很好,带领着底下的战士和干部,屡次立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扬。

目前来看,很有可能再晋一级。

当然,这一步挺难的,竞争激烈,究竟如何,尚未可知,还需要努力。

周青越在一汽工作,他工大毕业,学历在那儿,工作能力也很出众,领导很看重他,接连提拔。

总的来说,周家父子三个,都发展的挺好,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日子过的很舒心。

周明远也有些日子没见到盛希平了,少不得要打听打听盛希平最近干什么了,怎么样。

盛希平捡着能说的,跟岳父和舅哥聊一聊,其他的半点儿不能透露。

大初三,姑爷一家子登门,那肯定要做点儿好吃的。

王春秀领着俩儿媳妇张罗了两桌子好菜,又拿出几瓶好酒来,让周明远父子三个,陪着盛希平和两个司机好好喝点儿。

这边王春秀婆媳,陪着周青岚,边吃边聊。

几个孩子虽然见面少,但是并不生疏,凑到一起叽叽呱呱的说笑,也挺热闹。

周青越家儿子周旭宏五岁了,小家伙也挺皮的,一点儿也不认生,跟哥哥姐姐们玩的挺好。

晚间,俩司机出去找了个旅馆住下,盛希平等人留在周家挤一挤。

周青岚跟王春秀还有俩弟媳妇在一铺炕上睡觉,几个人聊到了半夜。

正月初四,盛希平去了陈瑞卿那儿。

陈瑞卿比盛希平大了十多岁,如今已经快五十了。

他现在还是在副省的位置上,主抓商业、外贸这些,看这个样子,一时半会儿的不会有啥变化。

邵敏芝也四十大多了,这些年日子过的好,看上去倒是不怎么显老。

人胖了些,也白了不少,比当年在李家洼大队时,简直就是两个人。

陈峰在西交大读大四,他学习很好,已经保研本校了。

陈月去年高考,成绩不错,被东北师大录取,成了周青岚的校友。

陈瑞卿夫妻,对一双儿女的安排都很满意。

儿子大了,就应该出去闯**闯**,打拼出一番天地来。

闺女嘛,还是离着家近一点儿好,父母能照顾到。

将来就在本市找个对象嫁了,离着娘家近,星期礼拜的还能回来蹭顿饭,多好的事啊。

“别说,我哥这么安排挺有道理。这闺女啊,确实离着家近点儿好。

你看我家那俩妹妹,一个沪市一个羊城,都在那边落户了,一年到头的顶多过年回来一两趟,赶上特殊情况,过年也捞不着回来。”

盛希平听陈瑞卿这么说,心有同感的连连点头。

“主要是大哥你这有条件,你家就在省城。

像我家似的,为了孩子出息,那就必须让他们往远了走。”盛希平说着说着,叹了口气。

俩妹妹嫁那么远,将来就怕是自家这俩闺女也一样,天南海北的不知道嫁哪里去。

只要一想到这个,盛新平就觉得心塞。

“你看你这话说的,就凭你们家,还在乎这个?

将来你家玥玥和琪琪高考的时候,你就让她俩往同一个城市报。

她俩去哪儿念书,大概率就在那边找工作、处对象、结婚,到时候你在那边买套房子不就得了?

等着弟妹退休了,你们两口子在哪儿住不一样啊?”陈瑞卿笑呵呵的给盛希平出主意。

盛希平一听,非常有道理嘛。

“对,对,就这么办,到时候让她们选个好点儿的城市。”

这边俩宠女狂魔聊往后闺女怎么安排,那头邵敏芝和周青岚则是各种无语各种摇头。

“弟妹,你快听听这俩人说啥呢。

哎呦我的天,这往后谁要是娶了咱两家的闺女,可得小心点儿了,这老丈人,够要命的。”

邵敏芝白愣了陈瑞卿两眼,哭笑不得的说道。

“那咋地?我捧手心里疼了二十多年的闺女,我不给她撑腰,谁给她撑腰?

我就这么说吧,将来不管我闺女嫁给谁,那小子要是敢对我闺女不好你试试?我大嘴巴子呼死他。”

陈瑞卿哼了声,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家闺女绝不能受气。

“对,我哥说的一点儿没错,就得这样。”盛希平听了连连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弟妹,走,咱俩那屋唠嗑儿去,别搭理他俩。

你是不知道,自打我们家小月儿上了大学,你大哥成天就是这副草木皆兵的样子,天天跟月儿打听在学校的情况。”

邵敏芝一脸无语,拽着周青岚去另外一间屋子聊天去了。

盛希平一家在陈瑞卿这儿玩了一天,晚上回周家住。

正月初五,盛希平让周青岚领着孩子在家陪伴父母亲人,他则是跟陈瑞卿一起,去拜访了好几位省里领导。

晚上,还跟一众领导吃了顿饭,联络感情。

正月初六,周明远夫妻要动身回黑省。

周明远岁数越来越大,工作也挺累,王春秀得过去照顾他。

这岁数大的夫妻,互相是个伴儿,不能总分居两地。

周青越家儿子周旭宏虚岁五岁,周岁三岁半,等过一阵学校开学,韩曼雪就打算把孩子送托儿所去。

周青越和韩曼雪的单位都有托儿所、育红班,正好早晨上班的时候送去,傍晚下班的时候接回来,不耽误啥。

今年过年早,年后假期长,周青岚也不用着急回去上班。

所以初六这天,盛希平一家跟着周明远夫妻一起去冰城,看望盛希安他们,顺道过去看一看家具厂、矿泉水厂的情况。

盛希安跟着老丈人冯景奕,正在攻关什么项目,只有大年三十和初一放了两天假,初二就回学校了。

盛欣瑶是八五年出生的,今年六岁了,上育红班呢。

这不是过年学校放假么?冯书妍年后也上班,所以盛欣瑶就送去了冯家,由乔慧给看着。

冯景奕等得知盛希平一家子来了,赶紧给自己和盛希安放了半天假,回家见面。

乔家在冰城的这些亲戚,也都来了冯家,大家伙儿凑到一起,好一番热闹。

转过天,盛希平留下一个司机,陪着周青岚母子几个在冰城玩,他则是前往铁力,去那边的华阳分厂看看。

华阳铁力分厂,主攻各类板材和国内家具。

这几年华阳家具厂在全国各地都设立了门市部,而且还进驻了各大超级市场。

如今人们的生活渐渐好了,不少地方都在建楼房,新式家具很受欢迎。

华阳厂正好抢占了先机,可以说是在家具市场上独占鳌头。

分厂这边订单很多,也是忙的连轴转,今年过年就放了三天假,正月初三就开始上班了。

盛希平在分厂各个车间转了转,各处都有条不紊的生产,车间里防火、卫生等也都做的不错。

“行,挺好的,过年期间别亏了工人,该给的补贴都要给到。

食堂这边的伙食也必须要好,每顿必须有俩荤菜,要实在,不能瞎糊弄。

得让工人吃好了,才能有力气干活。”

中午,盛希平就在食堂吃饭,没去吃小灶,而是跟工人一起吃大锅饭。

对食堂的伙食,他还是比较满意的。